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 (2).docx
上传人:雅云****彩妍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 (2).docx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4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一、课文理解:本文是历史故事,是依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于赤壁的故事。1、课文一开头告诉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写出两军隔江相对的形势。然后点出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于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这就是火烧赤壁的起因。2、黄盖向周瑜献策,提出火攻之计,这是因为:曹军80万,我军才3万,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另外,曹操把船都连接在一起,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能打败曹军80万。因为黄盖、周瑜知彼,看准了敌人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二、重点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简要复述课文。怎样做到长话短说呢例如,对?赤壁之战?我们要抓住时间:东汉末年;主要人物:曹操、周瑜、黄盖。课文的第一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包括两点:1、曹操率兵南下,要夺取东吴,与周瑜的兵隔江相对。2、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曹操叫人把船连起来,铺上木板,练水上打仗的本领。第二段虽属于事情开展的根本过程;一;;一;定计,但不是重点,可以复述得简略些,只要点明黄盖定了什么计就可以了。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简要地复述清楚,注意哪些该复述,哪些可删去,哪些可合并。三、难点分析:〔难句理解〕黄盖说计谋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黄盖向周瑜说的计谋,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具体的内容因为下文有这一计谋的描写:黄盖写信向曹操假降,趁东南风起的这天,用20只船,都用幔子遮着,船上装满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后面拖着几只小船向北岸驶去。等船队离曹营很近时,就命令士兵把火点着,士兵们上了小船,解开缆绳,让20条火船冲进曹操的船队。课文这样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防止了内容的重复,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简洁,引人入胜。这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四、参考资料:?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开始,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公元280年)止,前后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锋利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小说结构宏伟严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简洁流畅,以至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人。他根据?三国志?和有关传说资料,经过再创作写成了这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内容总结〔1〕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一、课文理解:本文是历史故事,是依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2〕因为黄盖、周瑜知彼,看准了敌人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弱胜强,以少胜多〔3〕定计,但不是重点,可以复述得简略些,只要点明黄盖定了什么计就可以了〔4〕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简要地复述清楚,注意哪些该复述,哪些可删去,哪些可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