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突破专题6之6-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原卷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突破专题6之6-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原卷版.pdf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突破专题6之6-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原卷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二能量与动量2.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1.(2022·湖北·高考真题)打桩机是基建常用工具。某种简易打桩机模型如图所示,重物A、B和C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长绳跨过两个光滑的等高小定滑轮连接,C与滑轮等高(图中实线位置)时,C到两定滑轮的距离均为L。重物A和B的质量均为m,系统可以在如图虚线位置保持静止,此时连接C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某次打桩时,用外力将3gLC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设C的下落速度为时,与正下方质量为2m5L的静止桩D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C的速度为零,D竖直向下运动距离后静止10(不考虑C、D再次相碰)。A、B、C、D均可视为质点。(1)求C的质量;(2)若D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可视为恒力,求F的大小;(3)撤掉桩D,将C再次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求A、B、C的总动能最大时C的动能。2.(2022·河北·高考真题)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等高的滑板A和B,质量分别为1kg和2kg,A右端和B左端分别放置物块C、D,物块质量均为1kg,A和C以相同速度v10m/s向右运动,B和D以相同速度kv向左运动,在某时刻发生碰撞,作用时间极00短,碰撞后C与D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块,A与B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板,物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1(1)若0k0.5,求碰撞后瞬间新物块和新滑板各自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k0.5,从碰撞后到新滑块与新滑板相对静止时,求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动量定理的应用动量定理(1)公式:Ft=p′-p,除表明等号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2)意义: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例题1.(2022·吉林长春·一模)清洗汽车时经常会用到高压水枪,水枪喷出水柱的速度可以调节,且水速变化时水柱的横截面积不变。当水枪分别以,v和v的水平速度垂直于车12门方向喷出水柱进行清洗时,车门所受的冲击力大小分别为F和F,不计空气阻力,水冲12击车门后均沿车门流下,则F和F的比值为()12Fv2Fv2FvFvA.11B.12C.12D.11Fv2Fv2FvFv22212122练1.(2023·全国·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位于长江中游鄂州段的观音阁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屡经江水冲击而不倒。若观音阁的外围有一块平直的墙壁,墙壁受到江水冲击的面积为S,江水以恒定速度v垂直撞击墙壁,之后沿墙壁两侧流走。已知江水密度为,则墙壁受到江水的冲击力为()2A.SvB.Sv2C.Sv3D.Sv例题2.(2022·广东·模拟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x图像中的一个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x图像的一条直线或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轻弹簧的左端固定,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相连,弹簧开始处于原长,现向左推动物体压缩弹簧,压缩长度为l后由1静止释放。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kx2。以弹簧原长位置为坐标原点O,2向右为正方向建立x轴,则物体经过O点后向右运动时的相轨迹可能是()A.B.C.D.练2.(2022·四川雅安·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奧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2分37秒348的成绩夺冠。比赛中“接棒”运动员在前面滑行,“交棒”运动员从后面用力推前方“接棒”运动员完成接力过程,如图所示。假设交接棒过程中两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均在同一直线上,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对于两运动员交接棒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相同B.两运动员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C.两运动员动量变化量大小相同D.两运动员动能变化量大小相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3变.(2)表达式:mv+mv=mv′+mv′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11221122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或Δp=-Δp(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12统,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