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docx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第一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一.《岳阳楼记》,1.本文作者范仲淹是我国宋(北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3.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山岳潜形(隐没)(2)薄暮冥冥(迫近)..(3)把酒临风(持、执)(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5)谪守巴陵郡(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被贬))..(6)百废具兴(同“俱”).(7)朝晖夕阴(日光)(8)去国怀乡(离开)..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6.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1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3分)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1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体现胸怀、抱负、情怀其中一点即可)13.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分)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14.填空①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分)②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一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3分)③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衔远山„„气象万千。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用原文回答)(3分)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这种人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3)15.一段中哪些词语突出了滕子京的政绩斐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3分)通,和,兴.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政绩十分赞赏。16.联系全文谈谈第二段末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一悲一喜的两种感情;共同点:都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17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2分)孟了,屈原,杜甫18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