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模板20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模板20篇).docx

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模板20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模板20篇)一个良好的方案可以为团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使工作更加有序。一个完美的方案应该具备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够突破传统和固有的思维方式。方案的评估和监控是确保方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篇一(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社会审计监督(一)明晰股权,明确责任:决定家族企业兴衰的杠杆1.股权集中的方法2.分散化股权安排。(二)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提高家族企业的资信度(三)规范投资程序,建立项目评估体系,提高资产回报率(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1.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遵守相关法律。2.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企业风险。3.进行合理避税,树立企业形象(五)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1.是要设置企业的会计、出纳、保管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乱”2.是要加强内部稽查工作3.是要加强对民营企业财会工作的检查监督及审计工作。4.严格区分家务事与公司事务,建立以契约关系为主要管理方式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5.投资要面向市场,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扩大投资范围,力争实现全球化。6.家族式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这就要求提高认识,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加强财产控制;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保持财务资料完整。7.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微信方案与企业管理篇二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诚信管理,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实施污染控制和环保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企业环境保护诚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公开承诺的形式,向全社会承诺信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从而达到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全县所有涉水、声、气及固废的生产经营单位。第四条环境保护诚信企业管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诚信管理的信息采集、处理、评价、公开、反馈和监督过程坚持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环境保护诚信认定周期为1年,按照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行为诚信状况,认定结果分“好”、“一般”和“差”(环保黑名单)三个等级,依次以绿牌、黄牌和黑牌标示。第五条各企业必须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承诺,并主动接受环境保护诚信管理与监督。第二章认定指标体系第六条企业环境保护诚信认定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企业污染控制情况、公众监督管理情况三项,共11个指标,具体如下:(一)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1.依法取得环保部门行政许可;2.不虚报、瞒报或者拒报排放污染物情况,依法缴纳排污费。3.没有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引发的除外);4.无偷排、漏排、直排污染物等行为。5.无因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作出行政处罚。(二)企业污染控制情况6.水、气、声、固废等各类污染物均稳定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7.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8.建有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通过iso14001认证或者通过清洁生产审核;9.危化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三)公众监督情况10.没有被查实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案件。11.没有因环境违法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第七条诚信企业认定基本程序(一)企业自评。企业对照企业环境诚信管理等级认定标准进行自我认定,及时整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定后填写县企业环境诚信管理自评申请表报环保局(县企业环境诚信管理自评申请表可在县环保局网站上下载。(二)部门审查。环保局会同发经委、安监局等部门根据企业自评情况,通过听取企业介绍、查阅台帐、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审查,认定等级。(三)公布。环保局根据考核情况,将企业环境诚信管理等级认定结果予以公布。第三章“黑名单”制度第八条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认定为环境保护诚信等级为差的企业列入黑名单。环保局对“黑名单”企业进行重点监管,企业必须限期进行治理,并不得申报各类政府性奖励。第九条企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列入“黑名单”:(四)危化企业未制订、落实应急预案,且有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第十条“黑名单”确定的基本程序:(一)信息采集和告知。通过事故调查、日常检查、部门移送、群众举报等途径,采集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名称、案由、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并告知当事人,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二)审查确定和公布。对拟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由县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