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ppt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ppt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的区别第一部分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四、乘数论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二是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使供求相等,但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用于短期分析。[资料]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二、均衡产出(收入)第一节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三、投资=储蓄第一节均衡产出三、投资等于储蓄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凯恩斯消费函数α-常数,自发性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3.消费倾向propensity边际消费倾向MPC例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4.450图和消费曲线消费曲线平移图示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非收入因素)接上页(三)储蓄储蓄函数公式3.储蓄倾向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ds/dy案例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一个典型的城镇三口之家,也就是大约10万元存款。这个平均家庭存款数,购买房子不足,供养车不够,不断上涨的医疗费和教育费也让普通家庭不敢轻易花费银行存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形成的。老百姓储蓄多是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信心。美国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人储蓄较多。随着经济改善和各种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了。2005年,美国人的储蓄率是负数,说明他们不光不存钱,而且开始花过去的存款。不过,美国人并没有过度担心。储蓄是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把居民存款余额放到更大的图像里去看。美国的老百姓只想花费,不愿储蓄,而中国的情况稍稍不同,老百姓感到银行里有储蓄,心里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培养一个孩子上到大学需要19.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钱不敢花就不难解了。消费低并不是“节约的习惯”,而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4.储蓄曲线的推导(四)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APC+APS=1,不消费即储蓄。MPC+MPS=1一般来说,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越多,越考虑存银行。所以,“征富济贫”,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穷人,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五)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投资曲线(六)社会消费函数三、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简单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一)均衡国民收入及其理论假设(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2.利用消费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c+i,c=α+βy.(2)图示法3、利用储蓄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储蓄函数:s=y–c=-α+(1-β)y(2)图示法四、乘数模型(Multipliermodel)对乘数的感性认识接上页(一)投资乘数2、公式:3、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解释4、图解中的投资乘数(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乘数理论(multiplier):K(三)乘数的作用及其条件2、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第二,具体现实条件的限制(1)如果投资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2)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3)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二、简述题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为什么?答案提要: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率,一般而言,消费者收入增加后,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则有所不同,它指的是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不会总大于零小于1,因为当人们的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就算举债也必须维持一定的基本生活消费,因此消费会高于收入,即平均消费倾向会大于1。本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政府的经济职能(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争论(二)政府的经济职能二、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1.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G(均衡条件)C=α+βYd(Yd表示可支配收入)Yd=Y-T+TR假定T=0TR=0I=I0G=G0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E=(α+I0+G0)/1-β例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