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筹发展材料.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党建统筹发展材料.docx

党建统筹发展材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党建统筹发展材料党建统筹发展材料下邽镇位于渭南市区以北25公里处,全镇共辖41个行政村,其中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8万人,镇域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全镇共有49个党支部,1746名党员。近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立足岗位,服务三农,打造亮点,创业实干”为宗旨,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与渭北葡萄产业园和下邽小城镇开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党群联动,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镇党委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强化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寻求了适合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得力平台。近年来,镇党委结合镇域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党委主导、党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形成以“基地+支部+示范户”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员带创平台,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产业大户的技术优势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我镇的产业发展实际,镇党委积极与见庄村建立帮扶关系,在该村设立党委科技示范基地1个,支部科技联系点3个,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38户,发展葡萄面积1700亩,着重围绕“提高葡萄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在葡萄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截止目前,见庄村共建成标准示范园1000余亩,举办科技培训5期,受训人数达800人次。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14000元。年递增22%,同年见庄村荣获“省级引智示范基地”称号。通过镇党委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目前我镇发展葡萄面积70000亩,葡萄产业已成为我镇的经济主导型产业。二、项目拉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我镇是省列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也是陕西历史文化旅游名镇申报镇之一,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美化亮化小城镇面貌,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主题思路,使我镇小城镇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我镇打造产业大镇、文化名镇、经济强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镇按照“拉大框架,完善配套,提升形象”的思路,进一步完善集镇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为集镇高标准、规模化开发提供依据。加强集镇管理力度,按照省级重点镇、区级卫生示范镇的要求,完善制度机制,落实相关措施,高标准管好集镇开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集镇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全力推进镇政府搬迁,三贤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按照体现时代气息,彰显古镇特色的要求,高标准开发慧照路仿古一条街建设,扎实做好双官路南侧水上娱乐园、三贤大酒店、下吉卫生院搬迁等集镇服务业配套项目的前期各项工作,进一步拉大集镇框架,完善集镇配套,做大集镇规模,为建设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经济强镇奠定基础。(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资金的逐步到位,继续抓好路肩培土等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尽可能延长镇村道路的通行年限,提高通行能力,为全镇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围绕“一节一会”,搞好以红同路、渭阳路等路段为重点的两旁绿化工作。紧紧抓住“水利建设年”的机遇,重点抓好神寺、川王等8个村的人饮工程建设,继续抓搞好渭北排碱清淤工程,努力争取镇内支沟的排碱清淤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型产业、朝阳产业和后续产业来抓。重视发挥“三贤故里”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逐步开发葡萄观光、贤名人、慧照古寺、关中民俗等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三贤人文、葡萄观光”的特色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展示魅力下邽的靓丽名片。依托渭北葡萄产业园发展,着力打造现代观光休闲农业。通过新闻媒介及旅游博览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城镇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健全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为进镇农民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创建服务平台夯实一体化工程建设我镇主动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以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便民服务网络为渠道,构建以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党建工作阵地。近年来,我镇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镇41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各类组织提供“集约式”办公场所。着力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为农服务事项纳入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