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岚风****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国有企业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65、7综合8一、选择题1.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私下签订了一份包干合同书,“(分田到户后)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由此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A.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解析:C小岗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改变了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后来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推广,此后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A项错误。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D项错误。2.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B.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C.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D.推动农业生产的巨变解析:C题干材料中“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表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不符,故B项错误;这种责任制克服过去人民公社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保留了公有制,与材料中“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没有涉及生产的巨变,故D项错误。3.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解析:C依据材料的时间“1985年”可以看出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崩溃,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依据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D项错误。4.1991年3~4月间,《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发展市场经济解析:D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对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这些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D项正确。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项错误。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B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的经济体制,不符合新思路的提法,C项错误。5.(2017·河北唐山期末)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理解能力。关键信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90年代以前,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销售由国家负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独立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导致其一时无法适应,感到“茫然”,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6.(2017·山东德州期中)下面为中国1953~1999年部分经济周期GDP年平均增长率及振幅(周期内年增长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变化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一五”计划期间轻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C.改革开放促使GDP年平均增长率连续攀升D.市场机制逐步成长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稳定度解析: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A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稳定增长与材料中1958~1962年“振幅”最高不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使GDP年平均增长率连续攀升与材料中1987~1990年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