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琼中县岭头学校——黄远斌一、教学策略1、以现象教学,情景引入:本节课从贴近学生生活和所熟悉的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使学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通过分析额外功的产生原因。使学生了解实际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依据: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引导,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提出疑问,适时点拨。能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更有帮助,还能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板画时间。3、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为了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导学案引导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老师适时点拨、设疑提问、启发引导。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他们三者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的意识。4、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效率,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5、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及其应用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茶叶加工厂想对楼房进行装修,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结合P107图选择器械帮助茶叶加工厂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注意控制课堂,讨论到要点上,还要注意控制时间)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2、进行新课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生:观察思考。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生:对沙子做的功。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一共做了多少功?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假如用斜面推沙子,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生:(计算回答)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η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生:师:(板书:η=W有用/W总。)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生:计算回答。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生:观察思考。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生:做出猜想。(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结合P110去设计)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小组回答。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生:讨论回答。(在此实验中不能控制好木块的匀速运动,测量长度和拉力大小是容易出现误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