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3 人口容量课时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森林****io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3 人口容量课时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3人口容量课时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口容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1、2题。1.图示信息显示,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人口消费水平C.经济发展程度D.资源丰富程度2.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A.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环境的限制性【解析】1选D,2选C。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虽然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但是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超过忍耐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日本地狭人稠,下列属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利因素的是()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地区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3选C,4选D。第3题,深圳的交通和科技较为发达,而随着其人口的剧增,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过大。第4题,日本资源贫乏,而其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很高,这两点都不是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5、6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C.约8亿~9亿D.约14亿~15亿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解析】5选C,6选D。第5题,结合表格可以判断,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是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约8亿~9亿。第6题,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有关。(2019·长春高一检测)以每年人均消费粮食200、300、400千克分别作为温饱、小康、富裕的生活水准指标衡量。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0年在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生活标准下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表中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据此完成7、8题。年份人口数量(万人)温饱型承载率小康型承载率富裕型承载率200159.5545.7268.5791.43200259.3546.9170.3693.82200359.3653.0379.55106.06200459.2857.4986.24114.97200560.7158.6788.01117.36200660.8458.6087.92117.20200760.9758.5387.80117.07200861.0958.4687.68116.92200961.2158.3887.58116.77201061.3358.3287.48116.647.按照小康生活水准指标,该市201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万人)接近()A.105.16B.88.91C.70.11D.116.648.表中数据说明()A.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模式向现代型过渡B.承载率数值越小,表示该地区能养活的人口越多C.该地区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与生活水平呈正相关D.按富裕生活水准指标,从2002年开始需要进口粮食【解析】7选C,8选B。第7题,根据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结合表中数据即可求出按照小康生活水准指标,该市201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约为70.11万人。第8题,根据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可知,承载率数值越小,表示该地区能养活的人口越多。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B.P′表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表示环境承载力10.本图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人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