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家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家长.doc

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家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家长孩子反复出走根本原因在家庭近10年来,顺德帮教小组一直把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现象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根据调查,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一是学习成绩不好,被父母打骂;二是因不良交往,又不服家长管教;三是因谈恋爱,产生厌学思想;四是迷恋电子室和网吧;五是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六是实施了违法行为,不敢回家。杨顺德说,孩子之所以反复离家出走,根本原因在家长。多次离家出走的初中女生小惠(化名)说:“放学后,我喜欢去打电子游戏和上网聊天。我回家晚点就被父母指责甚至破口大骂。他们还规定只有上学时间和周末可以外出,其他课余时间一律在家呆着。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没有一点自由。所以我用出走来反抗他(她)们的教育方式。”杨顺德说了一个案例:贺州市的小菲(化名)被当地人称为“大姐大”,她逃学、打架,反复离家出走。小菲的母亲为了看管她,只得辞职回家。经过顺德小组一段时间的帮教,小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要帮教自己的哥们。不料中间又出了插曲——父亲看不惯她的发型强行将她的头发剪得乱七八糟,结果她因此又离家了,至今没有消息。她的父亲后悔莫及。“可以说,许多孩子离家出走都是家长逼的。”南环中学是一所半军事化全封闭学校,该校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少年”。校长于晶认为,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孩子们在家里得不到尊重、理解、快乐,外面的世界比家更有吸引力。比如艾艾,父母虽然很爱她,但因为忙于生计,从未带她去过公园,很少给她买衣服。小时候,她可能不会对此有多少想法,可到了青春期,少女天生爱美、爱虚荣的情绪使得她对父母的轻视感到失望;而这时,她接触的朋友却令她感到了温暖——所谓的男朋友有钱给她花,提供衣食住所。家庭作为生存的功能失去了,而亲情的纽带太过脆弱,艾艾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甚至不爱自己,所以她反复离家。”尊重认同孩子听着容易做很难“问题孩子”的家长都会得到专家这样的意见——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认同孩子。可是,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长不多,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的家长更少,有多少“问题孩子”就有多少“问题家长”。李洁说,现在的孩子把友情看得很重,渴望自由,甚至可以集体自杀,可见父母在他们心中的分量。离家出走只是一个表象和信号。杨顺德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四个步骤:平等→理解→诚信→引导。于晶说,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的家长很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他们武断地“代替”孩子的成长。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掌握对事物的判断力。李洁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许多家长听时频频点头,回家后仍然不改家长作风:我是老子,你是儿子,难道要我当儿子、你当老子不成?有的家长随便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家庭关系下,只会令叛逆的孩子更加叛逆,最终以离家出走来反抗这种关系。”杨顺德认为,现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简单地想要统治孩子的思想已经不现实了,必须从人格上尊重孩子,才会有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才会有理解和引导。网吧收容未成年人应该有效治理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离家出走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到网吧寻找。顺德帮教小组和南环中学的调查都表明,网吧是未成年人离家出走后最主要的栖身地。于晶呼吁,网吧收容未成年人过夜现象应该得到长期、有效地治理。李洁说,现在网吧的服务很“周到”:包吃包住包玩,还可以赊账,可以抽烟喝酒。据记者调查了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未成年人离家出走都是先到网吧。刘先生的儿子离家出走后,在东门一家网吧里住了七八天。对此,刘先生很气愤:“虽然有明文规定网吧不能收容未成年人,但没有哪一家网吧会拒绝未成年人,也没有哪一家网吧拒收未成年人过夜。”另外,相关人士指出,一些小旅馆收留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现象也应该得到有效整治,还有一些家长随意留宿孩子带回家的未成年人,这些都给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提供了居住场所。杨顺德说,家长尽可能不要留宿其他未成年人,有必要留宿时必须征得对方家长的同意;否则容易给别人的孩子离家出走创造条件,同时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6条的规定。青少年的八大喜怒哀乐顺德小组通过10年的帮教,总结了青少年的八大喜怒哀乐:(1)最讲究的是哥们义气,称兄道弟,我的地盘我做主;(2)最崇拜的是明星、扛霸、黑客;(3)最追求时髦和自由;(4)最开心的是被别人喜欢和羡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5)最讨厌的是父母的唠叨和管理太严;(6)最害怕的是被欺侮、威胁、殴打和敲诈时没人帮忙;(7)最欠缺的是不知道怎样做人;(8)最需要的是平等、理解、关爱、鼓励和支持。过来人谈自身经历想帮助陈家姐妹年轻人容易一时冲动“我想帮莎莎和佳佳找份工作。”2日,看了晚报关于一对姐妹花离家出走背后的故事的报道后,市民吴小姐致电晚报热线2821100,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吴小姐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