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pdf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_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实验题目】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1.线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1)器件光路示意图(2分):3)贴图(3分):曲线(直角坐标)2.椭圆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1)器件光路示意图(2分):3)贴图(5分):15°和45°的曲线图(极坐标)光强与检偏器角度的关系(?=15?)光强与检偏器角度的关系(?=45?)3.1/2波片的研究1)器件光路示意图(2分):3)结论(2分):关系:根据数据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2△?。4.玻璃起偏与brewster角的测定1)器件光路示意图17(2分):2)brewster角ip的测量记录(1分)3)玻璃的折射率(3分)。n?n0tanip?1.000277*tan51.8?玻璃折射率为n?1.271125【结论与讨论】1.由实验一可得,在振动方向与透视轴夹角从90°减少至0°过程中,透视光强度逐渐由零增至最大值,与马吕斯定律I=Iocos?相符合。2.由实验二可得,当入射光与玻片夹角β=0°,透过检偏器的光强最小,可知透过1/4玻片得到的是沿玻片慢轴的线偏振光;当β=15°,旋转检偏器一周后,得到的光强呈周期性变化,且最小值与最大值差值较大,光强最大值小于实验一中线偏振光的光强,再根据I~?曲线图即可知透过1/4玻片得到的是椭圆偏振光;当β=45°,旋转检偏器一周后,发现得到的光强变化不大,且光强大小界于β=15°时椭圆偏振光的光强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再根据I~?曲线图即可知透过1/4玻片得到的是圆偏振光。3.由实验三可得,线偏振光经过1/2玻片后仍为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旋转了2?(?为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玻片慢轴方向的夹角)。4.实验四产生较大误差,误差原因为由于光线变化较小,且很难做到消光。故人为判断的影响较大。前三个实验误差27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调节玻片和检偏器时对旋转角度的读数不能十分精准。【课后问题】(5分)讨论:如何利用波片与偏振光片判别圆偏振光与自然光?答:1.已知圆偏振光经过1/4玻片后形成线偏振光,而自然光经过1/4玻片后仍为自然光,故可以用1/4玻片进行区分。2.让光束透过1/4玻片+偏振片,旋转偏振片,透射光发生变化的为圆偏振光,透射光不发生变化的为自然光。故可用玻片+偏振片进行区分。报告成绩(满分30分):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篇二:偏振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姓名:高阳班级:F0703028学号:5070309013同组姓名:王雪峰实验日期:20XX-3-3指导老师:助教10实验成绩:批阅日期:偏振光学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验证马吕斯定律2.了解1/2波片,1/4波片的作用373.掌握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实验原理】1.光的偏振性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场,故在光学中把电场强度e称为光矢量。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常把光矢量保持一定振动方向上的状态称为偏振态。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光矢量保持在固定平面上振动,这种振动状态称为平面振动态,此平面就称为振动面(见图1)。此时光矢量在垂直与传播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故又称为线偏振态。若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旋转,其端点描绘的轨道为一个圆,这种偏振态称为圆偏振态。如光矢量端点旋转的轨迹为一椭圆,就成为椭圆偏振态(见图2)。2.偏振片虽然普通光源发出自然光,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偏振光,目前广泛使用的偏振光的器件是人造偏振片,它利用二向色性获得偏振光(有些各向同性介质,在某种作用下会呈现各向异性,能强烈吸收入射光矢量在某方向上的分量,而通过其垂直分量,从而使入射的自然光变为偏振光介质的这种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偏振器件即可以用来使自然光变为平面偏振光——起偏,也可以用来鉴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