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近3年高考真题命题解读及2019备考策略.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卷近3年高考真题命题解读及2019备考策略.pdf

全国卷近3年高考真题命题解读及2019备考策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卷3年高考真题对比分析及高频考点梳理一、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6到2018三年全国卷试题,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选材内容考查点全国Ⅰ卷《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①分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6年全国Ⅱ卷《塞壬的歌声》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Ⅲ卷《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全国Ⅰ卷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①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②原文论证的分析;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角》2017年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全国Ⅱ卷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原文论证的分析;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迹》全国Ⅲ卷陆邵明《留住乡愁》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原文论证的分析;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2018年全国Ⅰ卷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原文论证的分析;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结:从2016年到2018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从近三年考查的篇目看,历史文化、古代文化常识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2017年,全国I卷自然科学兼顾社会科学,全国II卷历史文化,全国III卷人文情感;2018年,全国I卷是历史文化。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近两年增加了对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论证的考察,以及文本的结构;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逆向选择和顺向旋转混淆在一起,增加审题障碍。(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年份试卷类型人物出处考点分布全国Ⅰ卷曾公亮《宋史》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全国Ⅰ: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陈登云《明史》全国Ⅱ:中宫、陛下、吏部、移疾;2016年全国Ⅲ: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全国Ⅲ卷傅珪《明史》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Ⅰ卷谢弘微《宋书》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全国Ⅰ:字、姻亲、母忧、禄;全国Ⅱ卷赵壹《后汉书》全国Ⅱ:下车、收考、车驾、京师2017年全国Ⅲ:状元、上元、近侍、告老全国Ⅲ卷许蒋《宋史》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全国Ⅰ:《三坟》《五典》、“阙”、“践阼”、2018年全国Ⅰ卷鲁芝《晋书》逊位;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总结:从2016年到2018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三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纵观2016—201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古代官职、官职调动的词语、历史典籍、科举制度、人的称谓为高频考点,应多关注,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文言文翻译比较平稳。2、古代诗歌阅读年份试卷类型作者及朝代题目体裁考点全国Ⅰ卷李白(唐)《金陵望汉江》诗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丹青引赠曹将军2016年全国Ⅱ卷杜甫(唐)诗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