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学习PPT教案.pptx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回扣基础·构建网络基础导学2.反射的概念:在______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_______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___的应答。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包括___(起感受作用)、____(把兴奋向中枢传递)、____(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____(把兴奋传递出去)、___(由运动神经末梢及与其相连的__或腺体所组成)五部分组成。[判一判]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2.反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电荷分布为____,产生原因主要是__外流造成的;受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为____,产生原因主要是__内流造成的。4.突触结构及信息传递过程判一判⑴突触小体包括突触小泡和突触()⑵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⑶突触小泡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或成分()⑷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⑸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三、人脑的高级功能[连一连]名师点拨⑴V区和视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看不见。⑵H区与听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听不见。知识网络突破考点·提炼方法1.(2011·上海卷,7)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⑴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⑵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⑶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⑷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点剖析解读:⑴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⑵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外界条件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⑶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⑷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⑸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内有1个突触结构。⑹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对位训练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脊神经是混合神经,所以图中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刺激的感受器,又有产生运动的效应器;b神经元为脊髓灰质的低级中枢的神经元,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Ⅰ为传入神经,当其感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其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但恢复静息时,又变为外正内负;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完成必须要求反射弧完整,Ⅱ处受到刺激,是神经产生的兴奋直接引起肌肉收缩,应该属于一种应激,不是反射。提示只有反射弧完整并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叫反射,若只有刺激作用于传出神经引起反应不叫反射。2.(2011·江苏卷,1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答案A排雷⑴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突触小体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⑵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考点剖析⑵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曲线解读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段——静息电位。提醒⑴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⑵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⑶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