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学时:64其中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要求: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适应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参考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周荷琴吴秀清《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倪继烈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继《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之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联系较多的是数字逻辑与计数、译码、信号缓冲、锁存、总线驱动扩展等内容,本课程着重应用微机系统的组成、时序、中断、接口技术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程序设计与接口技术,并对微机操作系统及微机在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地位有一基本了解,以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的自动化应用层次应用微机系统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I/O接口、中断、系统总线等基本概念与原理了解其来源、含义与适用范围。2.掌握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微机在测控领域中的应用。3.具有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掌握微机接口与扩展技术。4.通过课程实验与实践,进一步提高系统设计能力。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计算机的发展、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运算基础;硬件的主要部件、功能和总线结构,典型系统(80X88/86)组成、时序和存储器组织、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中断调用、程序设计方法和上机调试、存储器空间分配和使用及其与CPU的连接、I/O接口和总线、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芯片、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等。重点内容是微机系统的组成结构、I/O接口与编程、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四、实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并加深理解微处理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编程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微机硬件接口技术,培养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的硬件与软件调试基本技能。五、课程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其中实验(上机学时)备注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2不同数制及转换238086微处理器寄存器存储器时钟和总线周期44指令125MASM汇编程序,伪指令22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667存储器28PC中断系统,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429I/O接口技术210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4211串行通信和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A2212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接口2213DMA控制器8237A及其应用2总结复习2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笔试和实践考察。笔试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实践主要考察:课堂纪律、上机实验技能、完成任务情况、实验报告、程序设计的水平。评分为百分制,笔试占70%、实践占30%。七、制订执笔者:审核者(教研室主任或研究所所长):(签字)批准者(教学院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