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精编.docx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通用12篇)《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篇127、郭沫若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领悟诗歌的主旨。2、欣赏诗歌奇妙的想象,并能在阅读诗歌时展开自己的想象。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1、加强朗读指导。2、领悟诗歌主旨。3、培养想象力。教学方法:诵读法、想像法、比较阅读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6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19xx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土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皖南事变前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很好地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1944年3月,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1949年后担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四、朗读体验1、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2、学生朗读,课件打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1)生字:缥(piāo)缈(miǎo)(2)生词: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定然:必定这样。珍奇:贵重稀奇。闲游:悠闲散步。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3、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4、学生再读全诗,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韵律美。5、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五、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1、研习诗作第一节,体味联想的自然。思考:(1)街灯与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把“街灯”比作“明星”,又为什么把“明星”比作街灯?(2)在第一节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明确:明、闪、现、点①“明”写出了人间万家灯火(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色。②“闪”写出了群星闪烁的姿态。③“现”既写出了天上的明星之多,又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④“点”字用得奇妙,它暗示了天上有人把街灯点亮了。一字传神,意境尽出。想象的翅膀便由此“点”展开了。那么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产生了哪些无穷无尽的想像呢?2、研习诗作后三节,体味想像的丰富和意境的优美。(1)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诗作是怎样逐步展开想像的?(2)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3)这些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五、背诵诗歌,体味语言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同时仔细体味诗歌语言好在哪里,并举例说明。六、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预习《静夜》。第二课时一、导语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样月光如水的晚上,你会有哪些遐思呢?这节课,让我们再随同诗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二、朗读品味1、听《静夜》诗歌朗诵。思考: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探究出诗人所“泣”的内容吗?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明确: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