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甲)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乙中①对应的“在农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大约是()A.5%B.22%C.45%D.75%(2)图乙中①、②为图甲各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组较合理的()A.a时期—②B.b时期—①C.c时期—②D.d时期—①答案:BA【提示】1城市化进程和特点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AD2【提示】喀斯特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2)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该处河谷并未发育在断层上,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3、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完成下列小题。(1)若某地盛行西北风,则该地沙丘俯视图为()A.B.C.D.(2)下列有关抛物线状沙丘说法错误的是()3A.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B.分布区风向固定C.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D.背风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答案:BD【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若某地盛行西北风,根据题中“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俯视图中应该显示两翼向西北方伸展,根据选项中方向标,AC错误;西北坡为迎风坡,应该较为平缓,东南坡为背风坡,较陡,图中沙脊线靠近背风坡,B正确,D错误。故选B。(2)抛物线状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说明两臂植被覆盖率较高,可阻挡风沙形成沙丘,A正确;抛物线沙丘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所以分布区的风向固定,B正确;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坡,C正确;风将迎风坡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粒吹到背风坡处堆积下来,迎风坡处留下来的颗粒体积较大,D错误。故选D。4、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地区资料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1)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是()A.生物资源少B.生态环境脆弱C.自然资源丰富D.地势高、气候寒冷(2)青海、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③自然灾害增多④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两地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A【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生物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寒冷,环境承载力低;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高。5故选C。(2)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均会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减小,①②③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两地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合理容量会增大,④错误。故选A。5、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