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河雍办事处东田丈学校张海霞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东田丈学校张海霞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几个不想教育好自己子女的父母,尤其是当今社会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心愿,然而光凭者善良的愿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孩子不只是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成长的环境不仅仅是学校,还有我们的家庭。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看电视,一放学就打开电视,有时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三心二意,怎么会把作业做好?我就和孩子约定:作业没有写完,不允许打开电视。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不适合儿童观看,为了孩子,我们尽量少看电视,多和孩子搞一些活动,比如下棋、和孩子拆装智力玩具等。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能置之不理,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和孩子一起成长。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曾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形象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家长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生活上也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六点半起床、洗脸、刷牙,然后早餐,八点前到学校。放学回家先洗手再吃饭,晚上九点前洗、漱、刷完毕睡觉。天天如此,孩子渐渐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要给孩子表现潜能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成长的期盼,当看到人家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家长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这种一味埋怨孩子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幼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认为是弱智的孩子也是这样。发挥孩子的潜能,给其日后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每一位家长应当着力去做的事。1、留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或在自己阅读、游戏时,可以察觉出他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有耐性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录下来,你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趋向或者说擅长的一面,从而诱导激发他。2、制造机会:了解孩子的性格趋向与喜好之后,别忘了给他机会多加练习。比如:家人生日时,鼓励他表演一个节目……更重要的是,随时让孩子帮你的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拖地、收衣服等。这样越做越熟练,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3、耐心等待:既然给孩子机会,就要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一时叫不动孩子做家务事,干脆自己做;嫌孩子不会买东西,索性自己出门;认定孩子念不好书,便帮他一题题复习……久而久之,孩子生出惰性,心想反正父母一定会伸手援助,便乐得坐享其成。所以,当父母埋怨孩子懒惰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对孩子缺少耐心,把孩子表现的机会“洗劫”一空了。4、多给予鼓励:当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时,应该给他肯定的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而后越走越顺。如果只是一味的打击、批评,孩子会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终其一生都要靠父母。因此,做父母的不仅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从孝顺父母开始。现在的家庭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就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孝顺父母,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孝顺父母开始。1、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多么辛苦,只知道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孝顺父母呢?为此,我们应当有意识的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的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2、要从小事入手。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家务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吃饭是摆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耐心训练,热情鼓励。当父母劳累或生病时,要求孩子学习分担父母忧虑,学会照护父母。使孩子的信中形成这样的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3、父母本人要做孝顺长辈的楷模。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让自己的父母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