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docx

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近年来,受益于研学政策的激励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我省研学旅行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仅以抚州市为例,2017年,抚州市共接待研学旅行学生10万人次,2018年更是突破了15万人次,年均增速达50%,研学旅行作为抚州旅游新业态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抚州才子之乡”研学品牌也已成为江西研学旅行一张靓丽名片。一滴水能看见太阳的光辉。从抚州研学旅行的兴旺,看到了全省市场的兴旺;从抚州研学旅行发展的好时机,看到了全省研学旅行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好时光。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未来3至5年,参加研学旅行的学校将从5%增加到20%至30%,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全省研学旅行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虽然我省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重游学轻研究,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挖掘。虽然省内很多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之中,但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识,对于研究旅行的教育意义、目标、主题等缺乏系统的思考,把研学旅行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夏令营等,陷入了“游大于学”、“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怪圈。2、重实施轻评价,研学旅行的教育引导没有落实到位。不少学校在实施研学旅行活动中,都制定有活动方案、安全预案,还留有作业,但缺乏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基本上是组织很严谨、过程很愉快,场面热热闹闹,结束后写一篇感想或作文,一场研学旅行就顺利结束。而在研学旅行中个人的得失、体验、感受、活动效果、教育价值目标的达成、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学校关注得还不够。3、重发展轻规范,研学旅行的保障机制没有充分建立。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旺盛,各地都在鼓励发展,但目前尚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管理与服务规范、研学课程与导师要求等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机构,除了正规旅游机构外,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拓展企业等,扰乱了研学旅行市场秩序和社会形象。此外,虽然全省各设区市都成立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但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门间协调有待加强,行业监管合力不够。为此,建议:1、坚持规划引领,推动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化。一是建立研学旅行“江西标准”。根据我省研学旅行发展实际,对标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建立研学旅行“江西标准”,出台我省研学旅行发展纲要,通过顶层设计,在省级层面统一研学旅游空间布局、基地建设、人员配比、设施配置、课程设计等各项从业技术标准,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标准体系,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入挖掘研学旅行资源。深入挖掘和整理我省生态、文化、历史、红色、农耕等特色资源,继续做大做强做优赣鄱文化研学游、生态自然研学游、地质探秘研学游及乡村体验研学游等研学旅行核心产品,摒弃“小而全”的低端复制发展模式,形成类型多样、错位发展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三是精准对接研学旅行市场。突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有效结合学段特点、课程体系及我省地域特色,逐步开发多层次、系统化的研学旅行教材产品,推进研学与旅行有机结合,避免“旅而不学”或“重旅轻学”现象。顺应研学旅游消费多元化以及提质升级需求,分类设计开发小众化研学旅游产品,建立内容丰富、门类清晰、衔接紧密的研学旅行产品数据库,不断创新、动态调整。2、坚持市场导向,推动研学旅行服务优质化。一是加强研学旅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智”,依托高校、专家学者等优质智力资源,组建研学旅行专家库,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研究及研学课程开发;注重“集智”,加强研学旅行文化使者及志愿者募集工作,将史学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人才充实到研学旅行导师队伍中来;注重“培智”,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等定向培养模式,加强研学旅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建立研学旅行联盟或协会。建立全省研学旅行联盟或协会,搭建全省研学旅行市场共拓、品牌共创、价值共享、协作发展的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研学机构、研学基地、旅行社等各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各专其业,形成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基地建设、研学线路设计与组织实施、研学导师培养等专业化、精品化模块,通过市场调节及平台共享,串珠成链、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研学旅行考核评价体系。将研学旅行的目标、任务、人员安排、经费划拨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由教育部门牵头,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改建结合,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逐步建立研学旅行活动的“大评价”机制。3、坚持创新机制,推动研学旅行管理规范化。一是建立研学旅行部门联动机制。要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多渠道全方位协作的研学旅行部门联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