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docx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第一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李家栋2011年9月28日20:25浏览:10036评论:6318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整理:青岛太平路小学商德远一、研讨话题:本次研讨是小学语文的第二次在线研讨,确立的两个研讨话题是: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很少有学生能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你对这种状况如何看待?有什么好的做法?我综述的是第一话题。二、研讨情况:2011年9月23日19时,第二次“在线研讨”准时开始,到21点结束,老师们围绕第一个话题,发言踊跃,分别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各自的观点、做法等,分享了各自的智慧和思想。本话题研讨,教师共发帖27202条。三、观点综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加以思考:(一)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下面老师的观点也许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吴忠豪教授:平时我们听课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师的后面,看教师怎么讲;到日本去听课,听课教师是站在教室的前面,看学生怎么学。两种不同的站位,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说要俯下身子看学生,其实还不够,更好的做法是教师转变角色,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这样的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金迪:教师在课堂上要变讲师为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以教师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灌入”学生大脑,而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重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思维的要领。战秀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去代替学生“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方法的优化,不仅指教师“教”法的优化,更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郭峻:有时,会听到老师埋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太差!把这个学习任务放给学生,他们恐怕完成不了?学生为什么不会主动学习,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缺乏长期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填鸭式”“满堂灌”更简单、容易一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需要老师们更多的教育智慧。所以,要想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在综述本观点时,我以吴忠豪教授观点作为开始,我想再以他的观点作为本观点的结束,吴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语文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应该看学生参与了哪些语文活动,参与的面如何,有效性如何。”吴教授的话给人启迪,引人思考,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更多地在乎了教师的表现,而忽略了课堂的实质,即学生学得怎样?这是我们必须要转变的观念,观念变了,才能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改变了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收到好的效果。(二)精心备好学情,落实主体地位要想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主体地位的环节。有了精心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丽萍: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我们以往在备课时,主要是要备教材、教法,但忽略的往往是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去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胶南市海青镇中心小学丁海: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备课中深入思考,这篇课文,哪个地方学生能读懂,哪个地方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怎样能读懂,多做预设,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最后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进而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薛德霞: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