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第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①漉豉(chǐ):豆制品。②萁(qí):豆茎。③然:通“燃”。(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1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②③①答案,总5页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1)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答出心境、环境,意思对即可)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以动衬静。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答案,总5页8.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4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小题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分)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送别情景。【小题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心称作“冰心”?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表明诗人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1分);突出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冰清玉洁的品质(1分)。答案,总5页11.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满、压(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答案,总5页12.阅读《石灰吟》,完成(1)~(3)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托物言志(借物抒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是_______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洁身自好,清白自守(3)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写下豪言壮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像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除此之外,你还能再写出两句来吗?(注明作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为中华之堀起而读书”(周恩来)答案,总5页第二篇:六年级古诗赏析六年级古诗赏析(山居秋暝)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V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7、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答案: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