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4节 海—气相互作用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盼易****君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4节 海—气相互作用教师用书.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气相互作用教师用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1)海—气水分交换(2)海—气热量交换2.全球水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地区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减小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世界其他地区与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考点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2020·浙江7月选考)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①图1: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年内海冰面积变化范围为5×106km2~13×106km2;②图2: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年内海冰面积变化范围为2×106km2~16×106km2调动和运用知识①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②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弱学科素养区域认知图1为北极地区,图2为南极地区综合思维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约达到13×106km2,9月份约达到5×106km2,6个月消融了约8×106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约达到16×106km2,2月份约达到2×106km2,7个月消融了约14×106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我的解答】C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基础表现水平衡热平衡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考向1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1.B2.C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陆地。第2题,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东海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海气温差大,蒸发强烈。考向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2021·德州模拟)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3~4题。3.“海浩”现象常出现在()A.春季子夜B.夏季傍晚C.秋季正午D.冬季清晨4.“海浩”现象发生时()A.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大B.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小C.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大D.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小3.D4.A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海浩”实为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冬季冷空气活跃,且冬季清晨降温幅度大,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更易凝结成雾,“海浩”现象多发,D正确;春季子夜的降温幅度比冬季清晨小(可联系“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这一知识点进行分析),A错误;夏季冷空气欠发育,秋季正午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B、C错误。第4题,注意材料信息“干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