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6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戊午****j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6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师用书.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师用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参照物时长名称意义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我们平时生产生活中用的一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4.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5.速度类型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基本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2)特点分析(以北半球为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为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为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判断昼夜长短变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2)除春、秋分日外,某地点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就越靠近赤道,纬度也就越低。(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3.四季和五带(1)四季更替①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②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两种类型(如下表)。天文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以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2)五带的划分①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②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五个温度带(如下图)。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完成(1)~(2)题。(1)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①黄赤交角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②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约4万年调动和运用知识①黄赤交角等于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周期是一个回归年学科素养综合思维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我的解答】(1)B(2)C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2.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1.分析思路2.主要影响考向黄赤交角的影响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α的度数直接决定了极昼范围B.角β的度数直接决定了回归线度数C.角β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直射点纬度D.角α即是黄赤交角2.假设黄赤交角为0°,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则()A.大气三圈环流将变成单圈环流B.理论上北京昼夜一直等长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达到90°D.四季更替保持不变1.B2.B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角β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决定了回归线度数。图中角α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度数是66°34′,度数和极圈度数相同;角α的度数间接决定了极昼范围,90°-黄赤交角=极昼、极夜范围。第2题,结合分析可知,假设黄赤交角为0°,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则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