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白凡****1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家》教案精选.docx

《家》教案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教案《家》教案(通用17篇)《家》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蓝、祖"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字词教学难点: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课前准备:1、课文录音带2、词语卡片3、实物投影4、投影课文内容5、帮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家3、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他)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二、初读课文1、听后谈话,结合学习词语2、看图,指导说话3、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带着愉快的心情读。4、指名读,师正音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句(1)指名朗读(2)师问: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3)小组讨论(4)交流(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6)齐读(7)小结:这句话打了比方,把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当成了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的家。它们有了自己的家,生活多么幸福啊!我们有家吗?2、学习第二句(1)指名朗读(2)师述:这也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我们"比作了"祖国的花朵",想想看,如果没有祖国,我们会怎么样?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感觉怎样?(3)指导朗读(4)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3、游戏:找家4、练习背诵5、发散思维练习(1)小朋友,除了刚才你们背的内容,想一想,"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2)那么树林呢?对了,我们要保护树林,还要植树造林,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3)小河里除了住着小鱼,还住着谁?你们想的真多!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不能让脏水污染它!(4)那么泥土呢?说的真好!泥土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让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庄稼,更多的水果,更多的蔬菜,更多的树林。小朋友们,请你们课后再仔细观察,去寻找更多的家。四、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家》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音的高低。2、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中音的高低。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流动的秩序感。二、教学准备音乐、地垫若干(至少人手一块)三、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有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在森林里游戏,每当听到高音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巨人,每当听到低音,大家就蹲下学小矮人(导入方式及创编故事教师自行发挥)。说到高低处可用肢体做出相关动作。2、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旋律的高低。3、老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并准确用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中旋律的高音和低音。4、幼儿起立尝试游戏。全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走,听到低音旋律时模仿小矮人,听到高音旋律时模仿大巨人。5、课室内四散放地垫,重复步骤3,并提出新要求:(1)课室内四散放地垫上跨过去,要从地垫之间的空隙中穿行。(2)到旋律变化时必须要找到一块地垫站上去做相应高和低的动作。注:游戏前提出要求:游戏时不能互相碰撞,注意倾听音乐的变化。《家》教案篇3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教学难点: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实施反思导入初读感知,感悟理解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1、“孩子”指谁?“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指名读第1~4自然段。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结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2、分组读第5、6自然段。3、自由读第7自然段。a、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b、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4、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a、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b、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c、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第二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d、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叫虫”说明了什么?5、齐读第17自然段。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