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答案(必修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答案(必修2).doc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答案(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必修2答案习案六----《氓》《采薇》一.略二.1.A2.C3.D4.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用情不专;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坚强。三.1.D(视:比较)2.C(以:介词,用。A焉:代词,这里/兼词,“于之”,向它;B若:这/你;D也;表示判断语气/表示肯定语气。)3.B4.C(作者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5.(1)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能算是游览.。(全句意思翻译对2分,“顾”译对1分)(2)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全句意思翻译对3分,“可”译对1分)。(3)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全句意思翻译对2分,“逮”译对1分)附:文言文译文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以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是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我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我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住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有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习案七----《离骚》一.略二.1.B2.A3.B4.C5.C三.1.C【御车:驾车(的车夫)。】2.D【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①代词,他;②副词表示推测语气。C,①介词,到;②介词,对于。D①副词,指代动作的一方,这里指代第三人称;②副词,指代动作的一方,这里指代第三人称。】3.D【“认为官场险恶”.“眭夸拒官富有远见”在原文中缺乏依据。】4.(1)眭夸就借口说自己是运送租粮的乡下人,假装成赶车的车夫,才得以走出关卡。(2)崔浩便为他开脱说情,眭夸才得以免受罪罚。(3)眭夸的岳父(或“夫人的父亲”)巨鹿人魏攀,是当时显达之士。眭夸对他不曾用女婿的礼节,两人的感情如同朋友。附参考译文:眭夸,又名眭suī昶chǎng,赵郡高邑县的人,祖父眭迈。晋时东海王越军的参谋,后来投奔石勒在徐州当刺史。父眭邃,字怀道,在慕容宝当政时作中书令。眭夸少年时气度不凡,不拘小节,爱好读书,不曾把世务放在心上,好饮酒,仪表堂堂。二十岁时逢上父亲去世,眭夸胡须和头发都变白了,每一个听到他悲哭的人都替他流泪,品性高尚,无意官场,在山水间托寄感情。同郡李顺愿与他交往,眭夸拒绝了,当地的少年长者没有不敬畏他的。眭夸少年时与崔浩为莫逆之交,崔浩作官到司徒时,向皇帝推荐眭夸作中郎,眭夸坚决辞去不上任。州里郡里的官员逼着他去作官,不得已来到京都。与崔浩见了面,崔浩邀请他住几天,眭夸与崔浩在一起只饮酒谈论平生,不谈及世利。崔浩每次想开口说服他,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