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集合】大班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运用丰富优美的词句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给人们的感受。2.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句式,大胆仿编儿童诗。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体验成功仿编的快乐。活动准备1.音乐2.图谱(教师、幼儿)重点: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结构,有感情地朗诵。难点:创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感受(一)认识四季的树木1.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四棵树吗?你们知道这些树代表的是哪个季节?2.教师:图片上分别是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二)描述四季的树木1.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桃树。春天里的桃树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样的?你有哪些好听的词来说一说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2.再来看看梧桐树吧!有哪些好听的词可以形容夏天很绿很多的梧桐树叶呢?闭上眼睛想想在炎热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树下,会有什么感觉呢?3.这是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枫叶到了秋天就会变的?谁有好听的词?我们远远地看着**的枫叶感觉怎么样?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红的枫叶就会凋零,可是你们看松树,松树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样的呢?二、朗诵诗歌第一段,了解诗歌句式1.四季的树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变成其中的一棵树,听一听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配乐朗诵诗歌第一段。)2.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树呢?(朗诵诗歌第一段。)3.我把这好听的诗歌画了下来,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出示图谱)4.看着图谱一起来朗诵。三、仿编儿童诗,体验成功创编的'快乐1.讨论: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的树呢?2.分组仿编诗歌。谁愿意变成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冬天的松树)?请你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3.谁愿意来朗诵一下自己创编的诗歌?(分组朗诵儿歌)4.小朋友朗诵的太美了,我们把这四段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树》。5.配上音乐,完整地来朗诵一遍吧!四、活动延伸。除了图片上的树,你还想变成一颗怎样的树呢?我们回去以后也把它画下来,编成更好听的儿歌吧!大班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反手、体验让幼儿理解转动,并区别滚动。(重点)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转起来的方法。(重点)3、引导幼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了解影响物体转动的一些因素。(活动难点)二、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陀螺,有操作经验。2、第一次操作材料:笔、筷子、绳子、碗、杯子、塑料瓶、纸圈、扣子、呼拉圈、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圆心穿孔的红色圆片、偏离圆心穿孔的绿色圆片及火柴。三、活动过程:(一)转一转,滚一滚,让幼儿的转动经验重现。师:小朋友们,玩过陀螺、转盘的请举手。能学陀螺、转盘转一转的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学陀螺转吧!(师生一起转)老师累了,我的小陀螺累了吗?累了会怎样啊?(幼儿学陀螺倒下)(二)试一试,说一说,帮助物体转起来。1、师设计对话(一个拟人化的碗:我也要转,我也要转。师:哦,小碗也要转,小朋友,谁能帮助它转起来?)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但不能过早介入,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物体转起来。3、说一说。请幼儿交流,说说自己帮助过什么物体转起来,是怎样做的。老师多启发,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当幼儿对滚动和转动混淆时,教师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使用纸圈演示转动及滚动并留下运动过的痕迹。再请幼儿自己来转一转,滚一滚。(三)做一做,比一比,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1、师:小朋友刚才帮助那么多的.物体转起来了,我差点忘了我的另外两个小客人,(出示圆片及火柴)它们也要转起来,看谁有办法?2、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3、老师布置任务:用火柴串在圆片上做成两个转盘,小朋友试一试,选一个厉害的与其他小朋友比赛。4、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一个红色圆片,一个绿色圆片及两根火柴),幼儿开始做转盘试转盘。5、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选哪个转盘参加比赛。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幼儿总结出影响绿色圆片转动的是火柴串的位置。(四)找一找,在生活中找转动。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超级转盘吗?在比赛之前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去找一找,哪些东西在使用时会转动,好吗?好,找到旁边的小伙伴,现在比赛开始。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分辨各种立体形状,说出各种立体形状的名称。2、尝试运用单双数的知识正确计数形状的数量,按要求写出相应数字。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数积木的快乐。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5、体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