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指引下的化学作业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根据这一指导精神,我认为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应从单纯的巩固知识为目的,转向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环境下,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探究性和文字表达能力。下面仅就化学科的作业观谈几点认识。1增加人文知识的含金量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事实上,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乃是人类自身在善良动机下滥用技术的“副产品”。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破坏之外,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和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参透人文精神及德育素质教育。在化学作业设计方面增加化学史教育、哲学教育、化学价值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绿色教育等问题。如设计向居里夫人、侯德榜等科学家的业绩与高尚品德的内容简答题;又如设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信息、知识,谈谈你对“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并迁移到“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理解;再如设计: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只占总污染的41%,而家庭污染却占到了59%,所以提出了“家庭环保”新概念。环保专家呼吁,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努力把自己家庭生活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谈谈保护环境怎样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像这类题既能震动人的心灵又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启迪和警示作用,促使学生追求厚德载物、至于至善的崇高境界。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做实验实验设计题是集实验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实验方案、实验装置连接、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习题。它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能考察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3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写化学小论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进程包含对现成的知识的整理、资料的收集、编辑、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和图表的绘制,以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等内容,这些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即撰写能力。4作业评价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及时性现行的作业作为书写的一种方式,服务于评分和考试,成为社会、家长和教师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教师、家长往往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做了作业没有,而不太关注学生是如何做的。作业成了强制的活动和机械重复的训练。这是一种现代教育的病态。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消除这种病态,必须明确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布置和评价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过程性、民主性和激励性。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作业评价要留有记录,注重过程性,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作业批改要有人情味。一句富有人情味的恰当评语,可增进师生友谊,又可升华师生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如“思路简捷很好”、“进步很快”、“建议你从××角度去思考”、“不可忽略××细节”、“注意隐含××条件”等赞语或平等式的口语,就会激发他们自尊自信的热情,激活思维,体现出民主性教学风格。作业应及时批改、及时反馈,这是遵循“效果回授”教育理论,对学生作业的及时肯定和建议,可避免教学失误的累积,造成差生,利于对学生及时激励、促进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我认为作业不再仅是学生做“判断、选择”等机械和枯燥形式的重复练习,也不再是教师给一个分数或等级的一种简单的应答方式。而应是在文字表达、思路简洁、思维激活、技能培养、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以注重主观题为特色的崭新的人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