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地理复习.doc

高一地理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地理复习专题1——专题专题4专题专题1、目前人类认识的宇宙直径150亿光年,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内其他恒星系3、太阳系的组成成员(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及其他小天体)4、八大行星名称(按距日由近到远),其中体积最大、卫星最多、距地球最近的分别是哪一颗?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的特点5、冥王星出局的主要原因:不能清除运行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高一地理复习专题1——专题专题4专题专题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1.5亿千米、1个天文单位)恒星的特点,太阳的成分:氢和氦7、太阳的外部结构(名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位置光球色球日冕太阳大气层光球色球日冕外厚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主要标志11年高平均周期低对地球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产生“磁暴”③产生极光④世界许多地区降水异常里厚度薄温度低亮度高高一地理复习专题1——专题专题4专题专题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③地球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④地球处在比较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7、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27.32日自西向东——“同步自转”,因此,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同步自转”因此,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同步自转8、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农历日期),农历日期),农历日期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29.53日,潮汐(出现大潮和小潮时的月相)日日食发生时的月相、月食发生时的月相高一地理复习专题1——专题专题4专题专题9、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周期: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一个恒星日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10、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②地方时与区时、③地转偏向力1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向)12、地方时、区时的换算,地方时、区时的换算,地方时①经度每隔°,时刻相差小时;经度每隔°,时刻相差分钟经度每隔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刻相差4分钟小时;经度每隔②东边时刻早于西边东边时刻早于西边——“东加西减”东加西减”东加西减③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小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小时(13、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进一日;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退一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进一日;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高一地理复习专题1——专题专题4专题专题1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23?26′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速度比较(快、慢)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23°26'N°6.22夏至夏至3.21春分春分0?3.21春分春分9.23秋分秋分12.22冬冬至15、就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而言,在任何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23°26'S°上为90°,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降低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降低。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降低16、昼夜长短(课本第页表格)、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页表格)、四季的划分(、昼夜长短(课本表格)、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高一地理复习专题5——专题专题7专题专题1、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2、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板块的名称(图)3、板块碰撞与张裂的实例板块碰撞与张裂的实例板块运动张裂(生长边界)地形裂谷海洋海岸山脉碰撞(消亡边界)举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海陆碰撞海沟岛弧陆陆碰撞山脉4、海岭是大样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样地壳的消亡处、海岭是大样地壳的诞生处,高一地理复习专题5——专题专题7专题专题5、地震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级、等震线)6、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因此,人们先觉察到的是上下颠簸,、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因此,人们先觉察到的是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