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案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诗二首教案编辑精选.docx

古诗二首教案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篇:古诗二首教案《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田春丽【教材分析】本课有《过分水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篇古诗。第一首作者是温庭筠,诗中作者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生动地再现溪水潺潺的景象。第二首是苏轼的作品,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杭州西湖的景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字1个,写字3个。理解“似有情、潺湲、潋滟、空濛、相宜”等词在诗中意思2、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古诗,了解自然界中湖水壮阔美丽。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阅读量。情感目标:通过对古诗的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与作者共鸣,产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诗句的美感,理解诗意。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渗透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事物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水吗?那谁来说说关于水的成语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关于水的两首古诗。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揭题过分水岭:过,路过。分水岭,地名,指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在湖上饮酒。初晴后雨,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古诗2、认字1个,写字3个。理解似有情、潺湲、潋滟、空濛、相宜”等词在诗中意思。3、理解诗意,背诵古诗三、引导自学1、自由读古诗3遍,要求读正确。2、小组为单位,交流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划?准备质疑。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四、交流释疑1、指名朗读第一首古诗,师生纠错2、朗读第二首古诗,师生纠错3、解释词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4、说出古诗大意(1)《过分水岭》:(2)《饮湖上初晴后雨》:5、指导朗读6、指导书写生字:区分状和妆。强调“抹”写法五、背诵古诗六、当堂检测1.听写生字2、背诵古诗七、布置作业1、抄写古诗3遍(必做题)2、默写古诗(选做题)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二、出示学习目标1、吟诵品读,深入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三、引导自学1.品读第一首:“得同行”,同行指谁?“惜别”体现了什么?从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是什么?2、品读第二首: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方好”“雨亦奇”写出了什么。3、作者看到西湖美景的心情如何。把什么比作成了什么?四、交流释疑1.第一首:“得同行”,同行指谁?“惜别”体现了什么?从中体会是人的感情。(同行指溪水。“惜别”体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溪水的喜爱)2、第二首: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方好”“雨亦奇”写出了什么。(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如何。(高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西湖比西子,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3、指导朗读。4、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五、拓展延伸(推荐古诗)《忆江南》唐.白居易《水帘》唐.罗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万点飞泉下白云,日出江花红胜火,似帘悬处望疑真。春来江水绿如蓝,若将此水为霖雨,能不忆江南。更胜长垂隔路尘。六、当堂检测1、感情朗读古诗2、两首古诗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布置作业: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必做题)2、完成练习册(必做题)3.背诵诗意(选做题)【板书设计】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似有情晴水光潋滟方好同行雨山色空蒙亦奇惜别西湖-----美-----西子(喜爱)(赞美)【教学反思】:第二篇:古诗二首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意象同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