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解读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解读培训课件.ppt

山东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解读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解读相关法律法规1、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职责2、在传染病诊疗管理中的职责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职责4、在结核病防治管理中的职责5、在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中的职责6、在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的职责7、在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的职责8、在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的职责9、在疾病监测与报告的职责10、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放射防护的职责11、在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职责共十二章137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职责任务第六条医疗机构要做好疫情登记工作,备有符合要求的门诊日志、实验室登记薄、出入院登记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登记簿,由责任人员认真规范填写。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医疗机构其运行程序应符合相应登记要求。(一)门诊日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联系电话、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等10项基本内容。身份证号码(二)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三)实验室登记:包括患者姓名、年龄、采样日期、送检日期、送检科室和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生、检验日期、报告日期(时间明确至小时)等项目。应建立重大传染病专用登记本。大便常规检验应与其他检验分开登记。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向送检医生或科室反馈。第八条医疗机构的传染病信息管理人员应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收集、核实《传染病报告卡》,并在当日进行疫情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时限,将传染病疫情信息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第十四条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保存3年。第十五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设置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功能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专用门诊,包括发热门诊、腹泻病(肠道)门诊和肝炎门诊等。第十七条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要全年设置发热门诊……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设立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预检分诊工作要符合以下流程……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对发现的下列情形,应进行报告:(一)医疗机构发现某种传染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流行;或发现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往年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二)发现本地罕见或3年内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三)急性传染病病例死亡。(四)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且不明原因的急性疾病。(五)甲类传染病患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七)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2例以上)。(八)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如1个自然村、居民委员会、集体单位(公共场所)1日内集中发生2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现上述情形后,医疗机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性质,按规定程序报卡和网络直报;对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核实且情况属实的,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予以确认。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应于2小时内以电话等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性质,按规定程序报卡和网络直报。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对接诊的急性职业病病例,应在24小时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死亡、职业性炭疽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的,应立即通过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81278897王美花第四十九条医疗机构要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与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性病报告病种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6种,其中,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只报告初发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对首次发现的符合报告标准的艾滋病病例及感染者,在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同时,还应填写《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并按规定时限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上进行网络直报。对于同时患有多种规定报告性病(艾滋病除外)的患者,只填写一张《传染病报告卡》,但应在卡中注明所患多个病种的名称。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承担以下艾滋病防治职能:(一)医疗机构有责任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要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建立家庭病床,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家庭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患者服药、观察用药副作用。应定期收集患者诊疗信息,填写评价表,并按要求报当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