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交流合作”中学会倾听(何美霞).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指导学生“交流合作”中学会倾听(何美霞).doc

指导学生“交流合作”中学会倾听(何美霞).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指导学生“交流合作”中学会倾听江门市外海中心小学何美霞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课堂的教学,教师都会给以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计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氛围,但一宣布讨论交流,学生们就各显神通、"千恣百态":有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东张西望,自得其乐;根本不关心发言者在讲什么。等到讨论交流结束,教师指名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仍旧是"我认为……","我想……"等等。这样的"合作交流"意义何在?含金量有多少?显然,这也是违背课改初衷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提高"合作交流"的成效,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倾听"问题。一、重视倾听心理的辅导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还认为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不关心别人讲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态,我每接一个新班,都要对学生的倾听心理进行一番辅导。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和班级特点,开学的第一节课总要出一个小问题,形成两种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一番辩论。从而告诉学生,语言乃至生活中的许多现象的理解,讲究"悟"。"悟"是一种复杂而又逻辑性很强的心理过程,人人都是我口说我心。只有你听清了别人"说"的内容,才能保证交流感悟的质量。接着告诉学生,当你听他人发言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至少要理解,要多想想他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你专心致志地倾听,听明白人家说什么。经常性地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对学生的倾听心理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让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倾听"的自觉性。二、加强倾听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认为倾听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在以下方面的指导上费些功夫。1.倾听时的姿势。学生的神情、手势、身体动作能反映学生的倾听状况,对学生情绪的稳定也有着较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倾听姿势的指导。如:总体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班级交流时,眼睛看书,或看教具、挂图、板书(黑板)等,不看同学;小组交流时,眼睛看书或看发言者,右手拿笔,集中精神听。当听到同学的见解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等表示认可或赞许;当听到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相同时,可在书上或笔记本上做个记号或写上要点,待同学发言结束,举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发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又有利于教师、小组长了解每个同学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师生双方益处多多。2.倾听中的思维。善思和善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认真倾听了人的话语后,才能对别人的说话内容进行全面地思考。同样,当你想去思考别人的说话内容时,就一定要认真地去倾听。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听取同学的发言时,一是猜他要说些什么;二是边听边归纳他人发言的要点;三是评判他人观点的正误;四是作出相应的反馈。例如:第三册《分苹果》一课中,我让学生把12个苹果分到4个盘子,该怎样分,小组讨论并分一分。小组活动完,我要求学生1、听情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归纳出那些是不同的。指名小组代表说:“我们组每个盘子先分一个,没分完在分,一直一个一个地分完”。“我们组3个分一盘,分成4盘。”“我们组第一个盘分一个,第二个盘分2个这样,边听边思考,学生就会排除杂念,下意识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达到专注。从而提高学生的倾诉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3.倾听感悟的表达。同学们认真倾听了他人的发言,会有所感悟,需要倾诉、表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良好的表达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不要随意插话,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悖时,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可借助表情、手势、体态动作来表达,如:用微笑、点头表达赞同、认可之意;还可以用"我认为……","我还要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尽可能简洁、准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不要轻意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尊重别人,文明礼貌的表达习惯。三、营造倾听氛围,创设倾听条件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于他人的肯定、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而,教师要为学生的"倾听"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条件。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以上下桌四人为宜。小组成员的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的分布要合理,要体现其差异性,突出他们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个思想品德好、有一定组织能力,且学习成绩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并着力进行培养,让他在合作小组中当个"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