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qǐchū)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阅读教材(jiàocái)97页陈某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相反,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不犯(bùfàn)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fāshēng)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2004年3月16日凌晨,公安部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中)被押进审讯室。3月15日晚,经群众举报,公安部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被公安干警抓获。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发现4名大学生被杀死在宿舍内,当地公安机关经工作(gōngzuò),认定作案人系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公安部于2月24日发出A级通缉令,3月1日又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通缉令,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经初步审查,马加爵交代了因与4名被害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月13日至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的犯罪过程。结合马加爵的案例与教材98页小迪的故事,想一想:从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等方面(fāngmiàn),分析犯罪有哪些危害。讨论(tǎolùn)二、加强自我(zìwǒ)防范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yānjiǔ)。吸烟、酗酒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致使人颓废堕落,并诱发多种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学校应当(yīngdāng)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yīngdāng)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思考(sīkǎo):(1)为何要制定本法?(2)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防微杜渐,预防(yùfáng)和减少犯罪青少年怎样加强(jiāqiáng)自我防范?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