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条****贺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在当今保存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2.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更新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确了尊卑等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B项符合题意。A项,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宗法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故排除。D项,宗法制度是社会等级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现,排除。3.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A.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县的长官由卿大夫根据军功委任,对春秋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形成冲击,故选A项;县制的推行并未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排除B;春秋时期并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完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4.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说: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的;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这说明廷议A.扩大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B.是国家的决策中枢C.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D.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可知,廷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皇帝专制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故C正确;秦汉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B错误;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帝掌握,并非“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故D错误。5.下面为“九卿”的职能表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掌宗庙礼仪掌皇宫保卫掌宫廷车马仪仗掌司法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掌皇族事务掌财政税收掌皇帝私有财政由此可见,秦朝官僚机构A.家国一体色彩浓厚B.职无常守现象普遍C.分工明确效率较高D.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官员还得管理皇室家族内部事务,这说明了家国是一体的,所以材料表明了秦朝中央官制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故选A;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职无常守的现象普遍存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无法反映官僚机构的效率,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秦朝官僚机构互相牵制的关系,排除D。6.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易风移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表明A.汉承秦制稳定了国家秩序B.郡县制全国推行致秦朝速亡C.郡国并行在汉初有合理性D.民族大融合到汉初尚未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并结合所学可知,“承秦”实行郡县制;“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指实行封国制,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故C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出现七国之乱,未能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A错误;秦朝因为暴政而亡,不是郡县制导致灭亡,B错误;D项中的“尚未出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联系所学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分析解答。7.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