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补修)习题2011年11月1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补修)习题2011年11月1日.doc

教育学(补修)习题2011年11月1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补修考试试卷第页()系别:专业:年级:(本、专)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机密★启用前《教育学》补修考试试卷考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考试所在地填写清楚。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后回答问题,答案须填写在统一规定的答题卡相对应位置。注意:单选题:20道,共20分;判断题:10道,共20分;简答题:3道,共30分;论述题:2道,共30分;考试总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里)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克思(D)夸美纽斯2.在一定的社会中,决定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A)文化环境(B)生产力水平(C)政治经济制度(D)科技水平3.小学生教育多运用直观教学,中学生可运用抽象教学,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计划(B)课程设计(C)课程实施(D)课程设置5.德育是不同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A)社会性(B)历史性(C)世界性(D)发展性6.在分数和教师权威的制约下,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往往偏重于。(A)专断型(B)放任型(C)权威型(D)民主型7.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9.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是。(A)学历教育(B)普通教育(C)基础教育(D)义务教育10.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信息处理能力(B)创新能力(C)反思能力(D)动手操作的能力1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12.制约人是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的因素是人的。(A)先天素质(B)外在力量(C)教育(D)不均衡性13.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有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大纲(D)教育规划1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5.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拓展课程(D)地方课程16.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说明教师要有较好的。(A)教育技能(B)教育专业素养(C)学科专业素养(D)教育能力17.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学生具有。(A)盲从性(B)向师性(C)主体性(D)客体性18.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计划19.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2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尊重个人价值(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进行素质教育(D)重视教育目的三、判断(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将答案填在下表里)题号12345678910答案1.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早教育就能让儿童早发展、早成熟。()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3.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和集体性劳动的结合。()4.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教科书也不等同于课本。()5.教育目的可以上具体的。()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7.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8.教育的民主化不能追求教育的自由化。()9.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10.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2.结合实际谈谈在德育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