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2§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复习与强化训练一.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物体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都是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电荷总量守恒。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两物体间电子的转移,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而得到电子的物体则带等量的负电,摩擦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电荷,也没有电荷的消灭。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2.接触起电: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带电的物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带上电的方式叫接触起电。两个完全相同金属球接触:①.两个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共有的电荷,使两球带上等量同号的电荷。②.两个球带异种电荷接触时两者的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共有的电荷量。验电器原理:利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球、金箔都带上了电,一对箔片因带同种电荷排斥而张开。例2.导体A带有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带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电荷量为()A.B.C.D.3.感应起电: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由于电子受到排斥或吸引力的作用在导体内移动,使导体近端感应带上异种电荷,远端带上同种电荷。例3.如图所示,将带有负电的绝缘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1).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导体甲带电;导体乙带电。(2).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导体甲电;导体乙电。(3).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再移走棒,导体甲带电;导体乙带电。(4).先使甲球(或乙球)瞬时接地,再移走棒,导体甲带电;导体乙带电。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四.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质子的电量为元电荷。其它电荷量为元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物体的电荷量是不连续的。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为此密立根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比荷,也叫荷质比。例4.(多选)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的电量叫元电荷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闯关练习:1.(多选)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A.B.C.D.2.(多选)M和N是两个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下列判断正确()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从N转移到M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个电子3.(多选)下列关于验电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将带负电荷的硬橡胶棒与验电器小球接近时,金属箔片上的质子被吸引从而被转移到小球上B.将带负电荷的硬橡胶棒与验电器小球接近时,小球上的电子被排斥从而被转移到金属箔片上C.将带负电荷的硬橡胶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近,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而张开D.将带负电荷的硬橡胶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而张开4.(多选)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两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右端和左端移动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D.只要A与B不接触,B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5.如图所示,带正电荷的球C靠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AB的A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先移走球C,再将A、B两部分从中间分开,则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B.保持球C的位置不动,用手去接触B端,则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C.保持球C的位置不动,用手去接触A端,则A端带负电,B端不带电D.若先移走球C,在移走球C的过程中,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如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