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创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现代高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加强感知,在操作中创新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5”的组成部分和分解。我先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操作,很快的学会了“5”的组成。这时,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你能把5根小棒分成3堆吗?试试看有几种分法。”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5’还可以分成1、1、3”;“老师,‘5’还可以分成2、2、1”;“老师,‘5’还可以由3部分组成。”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俨然他们就是探索者,发现者。这时,我接着问:“5根小棒还可以分成几堆?最多可以分成几堆?”学生的情绪再一次出现高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挥合作优势,在讨论中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使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时,优先让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说说对讨论内容的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全班交流。“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每人从自己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到一个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观察这些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热烈的讨论起来,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儿都是圆的,圆柱体的上下是一样粗的……我对他们的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圆柱上的两个圆是不是一样大呢?”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证明一下。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他们讨论热烈,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小组把圆柱一头的圆画在纸上,再把另一头调过来比较;有的小组用纸条量圆柱两头的周长,看是否一样粗;还有的小组量圆的直径是否一样长……在这样的学习探索中,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时时处处迸发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老师不断地肯定和热情鼓励下,学生创新的意识不断产生,各种能力也不断地形成和发展。鼓励独立思考,在探索中创新创新型的人才应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习“11—20各数认识”时,在课程进行中,我请学生用小棒摆出数字“16”。当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名学生将16根小棒摆成了两堆(其中一堆摆了10根小棒,另一堆摆了6根。)于是我说,有一名同学很爱动脑筋,他也和大家一样摆了16根小棒,可是他摆的小棒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是16根,不用老师一根根地数。学生们都特别想知道那个同学是谁,他是怎样摆的。这下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马上启发他们:这个同学把小棒摆成了两堆。学生们一听,都低下头琢磨起来。一会儿其他同学也想出来了。这时我把那名同学叫到前面,让他把自己的摆法画在黑板上。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钦佩的目光。对孩子来说,老师的鼓励就是对他的积极思考的肯定。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真正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课堂训练多样化,在练习中创新数学教学更应突出以练习为主线,通过学习,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创新,并通过创新成果取得鼓励性的评价,维系创新的热情。课堂训练要更新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炼、巧练,先练后讲、边练边讲、灵活多变、讲求实效。通过观察性和讨论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直觉思维,真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一题多问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