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素质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努力****亚捷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职生素质教育论文.docx

中职生素质教育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职生素质教育论文中职生素质教育论文篇一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及其意义摘要: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心理素质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所以应该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本文主要对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意义。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以及意义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52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敏感、抑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矫正,让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1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1.1学习方面的问题因为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精神不振,导致失眠、记忆下降、思想迟缓等。同时,很多的学生还产生厌学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是出生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一些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经常旷课、迟到、上课睡觉、逃课等,经常不做作业,不写实验报告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学生的焦虑心理会更加的突出和严重,甚至还会出现旷考的现象。1.2人际关系的问题首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对抗的心理,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压抑甚至攻击行为。他们希望可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心。但是如果教师缺乏理解和爱心,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反而只会指责,就会让学生失望,使学生的心理出现严重的创伤,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会逐渐紧张起来。其次,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住校的,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非常多,他们希望可以在班级以及同学之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在同学中寻找到一份理解和信任,但有很多的学生对于集体的生活不适应,有的学生想要与同学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从而产生出孤独感。1.3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从初中到中职学校,很多的学生都存在对于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不适应性,在住校生活中,不少新生都会产生思念父母以及过去的同学的心理,而且对于学校的宿舍管理非常不习惯,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2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2.1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进行心理教育人们在成年之后,通常都表现出对早期经历的一种回应,也就是说,小时候受到什么样的对待,长大之后也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所以,我们应该要用一颗善待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要更多地给予宽容和理解,多进行引导,而不是训斥和责骂。2.2教师要推动学生的心理教育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低,这一点有可能是因为基础太差所导致,也可能是因为学习的方法以及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他们对于学习具有抵触的心理,在情绪上非常的厌倦。因为中职学校都有专业课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这些能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操作的课程,很有可能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说,专业课的教师完全可以将专业的课程与技能结合起来,推动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2.3学校应该要开展各种心理素质培养的活动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问题,学生一旦出现了问题,学校就应当要尽可能做到及时而且有效地去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使他们顺利地克服困难。学校所给予学生的这种帮助,应该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举办专题讲座,或者组织各种心理以及能力扩展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3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3.1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中职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时期,他们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阅历都还不足,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和矛盾,而中职生本身就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所以,对于中职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完善自身人格的结构,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激发自信心,实现心理的优化和人格的健康发展。3.2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全面发展应该要包括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心理发展其实是一个人的个性化的过程,它通过暗示、辅导、模仿等方式,完善人格的结构,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健康的心态。所以说,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的,特别是受到教育的影响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克服自卑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