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飞飙****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docx

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掘和弘扬人的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因素,使学生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的道德品德和心理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步使中职生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成是自我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来安排自我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内容应该涵盖中职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业、生活、人际交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自我管理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上。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前提。因而,必须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正确地对待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努力地完善自我。学生进入中职后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对未来的一切都很茫然,这种茫然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结合班会、职业生涯规划、德育课程、专门的自我管理培训等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自我管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之后,引导新生明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就业所需的一些条件及就业形势,使他们提前进行准备,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计划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结合在一起,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审视自己所学专业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和资源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主动采取措施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二、以文化熏陶为着力点,修炼学生内在素养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德育内涵,陶冶情操,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和谐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但对制度文化的探索仍有所欠缺。没有科学的制度文化,就难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中职学校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规律,积极制定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办法,吸纳学生参与相关事务的民主管理。并将各种规章制度等予以公开,确保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除了校纪校规,各班级(专业),则需要制定符合自己班级(专业)情况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并由此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中职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中职生从一个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发展、转化的过程,包括其思想、行为、角色等的社会化。因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所以中职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职业文化。因而,除了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之外,还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相结合。把地方文化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发展个性。如2010年我市召开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的“世界第23届客属恳亲大会”,学校选派280余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了“世客会”的各项文明礼仪、交通劝导、餐饮服务、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除了地方文化,学校还可以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德育教育中。如建设企业文化长廊、聘请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做课外辅导员,通过讲座、访谈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使其深切感受到企业对人才质量特别是对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要求,从而有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方面修正自己,以取得企业的认同、社会的认可。三、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大教育家杜威认为,使整个学校生活“社会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学校生活应是雏形的、典型的社会的生活。在当今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下,道德要落实在生活中,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生活中得到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学生在道德体验中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会进一步去追求这样的道德体验,并作为道德体验的主体置身其中,这种参与本身就对行为者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开展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小交警上路”、“小红帽”公益行动、“小记者团”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