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考点一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得选择主要考虑反应物得状态和反应时就是否需要加热。考点二制取气体收集装置得选择主要考虑气体得溶解性、密度、就是否有毒性、能否与空气中得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常见气体得吸收剂常见气体得干燥剂例1(2013·山西)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得CO2。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以用Na2CO3固体代替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已经不混有HCl气体C、④中浓硫酸得作用就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得H2OD、将燃着得小木条放在⑤中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就是否收集满CO2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得药品就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选用碳酸钠得原因就是碳酸钠得反应速率太快了不利于收集,故A错误;用稀盐酸制取得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及水蒸气,当混合气体通过装置②时,氯化氢气体被吸收,③中得硝酸银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气体通过③就是检验氯化氢气体就是否已经在装置②中被吸收完全,故B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得水蒸气,故C正确;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得方法就是:把一根燃着得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D正确。答案:A例2(2013·湛江)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得名称:a就是______,b就是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得发生装置就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得氧气,可选用得装置就是________。(4)①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您认为选用装置C得优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得导管口处,用来________。例3(2013·兰州)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得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以上(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得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得装置继续完成后面得实验。(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得发生装置就是__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得措施就是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CO2和CO得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得现象就是_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得气体主要就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得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得气体主要就是_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得装置就是________(填字母),验满得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得下列性质不必考虑得就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就是否与水反应答案:A2、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得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A、装置Ⅰ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得发生装置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得气体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答案:D3、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B、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多余得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