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关键词】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1994至2006年,采用手术治疗慢性结肠传输型便秘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31~69岁,病程2~13年,排便间隔时间最短7d,最长23d,所有病例均存在慢性顽固性便秘,依靠腹泻药物排便,经6个月以上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前均行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排便造影,除外结肠器质性病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左腹旁正中切口,游离回盲部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保留回盲部远端5~10cm肠管,行盲直肠端端吻合。2结果36例患者手术,手术后复发1例,1例因心血管病变,暂行结肠双腔造瘘术;9个月后行二次手术,盲直肠吻合术而治愈。3讨论便秘是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一般指排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的征候群。如: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依靠手法帮助排便,7d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者。这里指的便秘是指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治疗原则是无论任何类型的便秘,即使是出口梗阻型便秘也应首先采用非手术的方法。只有经系统治疗无效,才能根据便秘的原因,选用不同的术式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多表现为无原因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肛门下坠及轻度腹胀,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数十分钟至2~3h不等,排便次数减少,数天或数十天排便1次。患者多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有些患者甚至完全没有主观便意,几乎所有患者依赖泻药或其他助泻的方法排便。顽固性结肠慢性传输型便秘,是结肠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因而手术治疗应十分慎重;且手术后约10%的患者仍有便秘,短期内有腹泻、小肠梗阻等[1],相当多的结肠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胃和小肠传输缓慢的情况,需进一步行相关的胃和小肠的动力性检查,确定其传输情况,再行手术治疗。全消化道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效果不佳,故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应具备如下条件,方可实施手术治疗:经排便造影,纤维结肠镜、钡灌肠检查等除外器质性病变。经2~3次以上结肠传输试验确诊。经排便造影、钡灌肠、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便秘。钡灌肠、结肠扩张、结肠袋型消失,或是呈节段性消失,肠蠕动功能极其缓慢或消失,结肠无张力。胃及小肠蠕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疗效不明显,患者痛苦大,可考虑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很多,1908年Arbuthnot首先提出行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但由于手术切除了回盲瓣,术后短期内出现腹泻,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顽固性腹泻,患者同样十分痛苦;保留结肠的盲直肠端侧吻合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肠部分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恢复快,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术式较理想,该术式保留了回盲瓣,术后生理功能恢复较好,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严格掌握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适应症,合理选择术式,结果表明,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参考文献】[1]刘宝华.便秘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院出版社,2002:188.[2]喻德洪,孟荣贵,王平治,等.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