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解析.pdf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专练一.选择题(共24小题共48分)1.(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三模)《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正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日:“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2.(2021·青海高三三模)文化史家柳怡徵认为,文治政府起源于周朝。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到了始于“素朴的农民政府”的汉朝最终形成了“文治的贤人政府”。由此可知,古代中国A.较早确立了农民阶级统治B.文治政府有悠久的历史C.以贤能为选拔官员的标准D.小农经济孕育文治政府3.(2021·山东高三三模)班固在《汉书》中提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这说明班固A.主张废除严刑峻法B.立足儒家视角评判法家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D.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4.(2021·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三模)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朱元璋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主张恢复礼乐制度的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5.(2021·四川高三三模)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6.(2021·辽宁实验中学高三其他模拟)《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A.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立法原则B.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C.有利于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D.标志封建法制体系的成熟与完善7.(2021·山东高三其他模拟)法和律自古以来就不同。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称法律为刑;春秋战国之际,改称法律为法;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此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其它各个朝代基本都称法律为律。古代“刑→法→律”演变趋势的合理解释是A.反映法律名称的变化B.表明社会的本质变化C.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D.说明治国思想的质变8.(2021·江西高三二模)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这体现了唐朝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9.(2021·贵州黔南·高三二模)《大清律例》由体现法律总则的“名例律"和按照六部管理范围划分的“六律”组成,是清代最为系统的成文法典。在财产继承方面,户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材料反映出当时A.专制主义空前强化B.法律制定程序趋向近代化C.传统宗法观念淡化D.土地兼并之风日益盛行10.(2021·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其他模拟)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见,明初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11.(2021·辽宁)《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体现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12.(2021·广东高三一模)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