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案面积(优秀12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面积(优秀12篇).docx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面积(优秀12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面积(优秀12篇)教案可以系统地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教案的评价和反馈应当及时给予学生,以促使他们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这些教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小学数学教案面积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师准备卷尺,生准备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复习。1、让学生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2、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二、新课。根据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画长方形时用1分米表示1厘米):生答,师小结并板书:5times;3=15。长times;宽=面积。2、练习。“做一做”的题目,让生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二、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再计算。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先让一生与老师共同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生计算。三、作业。练习二十八的第4、5题。小学数学教案面积篇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可比克”情景,要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如何求一个曲面的面积?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再有就是练习的设计,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求圆柱侧面积的问题(如,压路机前轮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大小;油漆圆柱状的柱子需要多少油漆?……)。2、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3、重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后,先后设计了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及已知半径和高求侧面积的梯度练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判断、填表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处处从生活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1.课前的导入,可以不用教具,用和学生一样的“可比克”,和学生更加贴近。2.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这里我让学生很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暗示,让他们要注意分析的方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有长远的培养计划。文档为doc格式。小学数学教案面积篇三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1、感受物体的表面。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