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整数分频器123.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半整数分频器123.doc

半整数分频器12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题目:半整数分频器的设计姓名: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综合成绩:完成时间:2011年5月24日一、项目实验内容摘要1、实验目的:掌握半整数分频器的VHDL设计原理与方法;掌握在QUARTUSⅡ中进行简单数字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学习在Modelsim下使用TestBench对设计进行功能与时序仿真。2、实验原理: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分频器是一种基本电路。分频器的实现非常简单,可采用标准的计数器,也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一个整数分频器。分频器通常用来对某个给定频率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频率。在某些场合下,用户所需要的频率与频率时钟源不是整数倍关系,此时可采用小数分频器进行分频。1小数分频的基本原理设有一个5MHz的时钟源,但电路中需要产生一个2MHz的时钟信号,由于分频比为2.5,因此整数分频器将不能胜任。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分频系数为2.5的分频器,可采用以下方法:设计一个模3的计数器,再设计一个扣除脉冲电路,加在模3计数器输出之后,每来两个脉冲就扣除一个脉冲(实际上是使被扣除的脉冲变成很窄的脉冲,可由异或门实现),就可以得到分频系数为2.5的小数分频器。采用类似方法,可以设计分频系数为任意半整数的分频器。小数分频的基本原理为脉冲吞吐计数法:设计两个不同分频比的整数分频器,通过控制单位时间内两种分频比出现的不同次数,从而获得所需的小数分频值。例如设计一个分频系数为10.1的分频器,可以将分频器设计成9次10分频,1次11分频,这样总的分频值为(9×10+1×11)/(9+1)=10.1从这种实现方法的特点可以看出,由于分频器的分频值在不断改变,因此分频后得到的信号抖动较大。当分频系数为N-0.5(N为整数)时,可控制扣除脉冲的时间,使输出为一个稳定的脉冲频率,而不是一次N分频,一次N-1分频。1.2电路组成设需要设计一个分频系数为N-0.5的分频器,其电路可由一个模N计数器、一个二分频器和一个异或门组成,如图1所示。在实现时,模N计数器可设计成带预置的计数器,这样就可以实现任意分频系数为N-0.5的分频器。图1通用半整数分频器二、项目实验源代码LIBRARYIEEE;USEIEEE.STD_LOGIC_1164.ALL;USE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deccountISPORT(inclk:INSTD_LOGIC;--时钟源preset:INSTD_LOGIC_VECTOR(3DOWNTO0);--预置分频值Noutclk1:OUTSTD_LOGIC;outclk2:BUFFERSTD_LOGIC);--输出时钟ENDdeccount;ARCHITECTUREdeccount_archOFdeccountISSIGNALclk,divide2:STD_LOGIC;SIGNALcount:STD_LOGIC_VECTOR(3DOWNTO0);BEGINclk<=inclkXORdivide2;--inclk与divide2异或后作为模N计数器的时钟outclk1<=inclk;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ANDclk='1')THENIF(count="0000")THENcount<=preset-1;--置整数分频值Noutclk2<='1';ELSEcount<=count-1;--模N计数器减法计数outclk2<='0';ENDIF;ENDIF;ENDPROCESS;PROCESS(outclk2)BEGINIF(outclk2'eventANDoutclk2='1')THENdivide2<=NOTdivide2;--输出时钟二分频ENDIF;ENDPROCESS;ENDdeccount_arch.三、项目实验工具软件的选用以及实验过程1、实验的软硬件要求:EDA2000实验箱2、主芯片:EP1K1OTC100-33、计算机与QUARTUSⅡ软件2、实验步骤:利用QuartusⅡ平台进行一般数字系统设计实验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1、建立工作文件2、创建工程3、编译前设置4、全程编译5、时序仿真6、引脚设置和下载7、配置文件下载8、编程配置器件四、项目实验结果1。5分频10.5分频管脚图五、项目实验分析今天使用了功能仿真。忘记了使用仿真网标导致功能仿真不成功。在逐渐的熟悉了该软件后能熟练使用功能仿真六、项目实验参考资料脉冲与数字电路陈立万主编EDA实验教程陈强主编七、小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