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音景****k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docx

落花生教学设计_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落花生教学设计统编版落花生教学设计导语: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统编版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的等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教学构想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教学时,先结合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对“落花生”这个名字由来的了解。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交流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学生学习过程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说出名字的含义。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花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做“落华生”呢?读了本课,我们就清楚了。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同位互读,相互订正。3小组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4回报交流,理清脉络。三、质疑问难,培养能力。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一部分,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姐弟几个人通过辛勤劳动,收获了花生,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用“居然”说明了花生的什么特点?(2)文中为什么只用“买种”“播种”“浇水”这几个词写种花生?这些词能颠倒吗?(3)母亲为什么提议过“收获节”,还吩咐在后花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4)“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一句中,“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父亲对孩子们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中的新花生吗?诸如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释疑,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精读,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生学习过程一、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分角色朗读众人议花生一段。2投影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3指名读这段话,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有哪些不同呢?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生长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段话。5指名读、齐读父亲说的第二段话。在第一段话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父亲的话是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6背诵父亲说的这段话。7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1)“体面”是什么意思?“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只讲体面”呢?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小组讨论,举例说明。(3)这段话,父亲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有“我”讲,为什么?8反复读以上几段文字,直至背诵,感悟做人的道理。二、提供辩题,训练口才。针对有的同学会提出: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又很有用处,愿做苹果那样的人。教师要充分肯定这种认识很有道理,并组织辩论。1在现代社会,你愿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愿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2请“落花生”“苹果”分为两派,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3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段话。三、再读课文,学习写法。作业设计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感悟做人的道理。2观察一个事物,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篇短文,说明一个道理。篇二:统编版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文章主次。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教学难点自读设问,讨论交流,读中悟理。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作者大体的思路,老师用这样的思路引导大家:(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5)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读一篇课文从接触题目开始,就要一边读一边想,教给学生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二、诱导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