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编.docx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伯牙鼓琴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等三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根据注释的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二、重点:凭借注释理解词句,背诵课文。难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三、教学设计课前游戏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词语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板书:杨柳依依)你能照样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白雪皑皑,流水潺潺,其乐融融,书声琅琅……师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芳草萋萋、炊烟袅袅、云雾蒙蒙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一)导入1、有一个故事,流传千古,令人吟诵至今,他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伯牙鼓琴》,这是一篇文言文,有事我们也把他简单的成为古文。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争取读通课文。有个别字不流利的多读几遍。2、请一个同学读。(真是不简单那,不同于白话文那么顺溜却读的如此娴熟,我最欣赏他的是把这些词都读对了!)(跟我们白话文还是有些区别,不难顺利,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难读的词语)需要注意的字音:少选,汤汤乎若流水,巍巍乎若泰山,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谁再来读读。不仅读正确,还能读流利。(不错,一字不差)4、请你读给同桌听,有错误的马上请你帮他纠正。5、文言文啊,不仅要读正确,更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你先试着用上铅笔划一划节奏读一读。6、想不想听听老师怎么读,看看你的节奏跟上了没有。你来瞧一瞧,你的停顿对了么?赶紧跟着划一划。7、请你根据斜线试试读。现在齐读课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二、1、读的越来越有味道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了百遍,但七八遍是有了。我得考考大家:这篇古文写了谁?(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是什么关系?(知音)2、思考:伯牙为何视钟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善哉又是何意啊?(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这个善就是好啊,哉是一个感叹词,善哉就是对别人表示赞叹,既然这样,我们变通一下,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止好啊这一种方式来赞叹,我们还可以怎么说?(真棒啊,真行啊,不错啊,了不起啊,真厉害啊)4、妙极了,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理想到了高山,子期就说:好啊,就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泰山一样巍峨。(你理解的.非常棒,老师也忍不住对你说一声“善哉”)同样,伯牙志在流水,你们应该也能读懂。(心理想到流水,子期说:好啊,就好像流水一样浩荡。)5、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钟子期,志在高山,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于是乎你怎样赞叹——(用文中的话来)你呢?请你也来赞美一次志在流水,你有看到了什么?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文中的话)6、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可见他的琴技高超。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高山、流水”,伯牙鼓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知音共饮醉当歌。知音世所稀。千金易得,知音难寻。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r“鼓”是什么意思?(弹。)r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需注意的字音:①“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hǎo,不要读成shào。②“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shānɡ,不要读成tānɡ。③“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二声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