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初探——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初探——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汇报材料.doc

小学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初探——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汇报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与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成长。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小学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初探》。汇报的内容主要有:我校小班化教育的一些情况以及我平时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我校是我县试点最早的学校,从2004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当时试点班只有两个小班。2005年我校被南京市批准为小班化试点学校,正式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探索之路。同时也是我县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小班化学校。从2005年起,我们逐步从一年级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直到去年下半年,全校从1至6年级全部实现了小班化教育,目前学校共有44个教学班,全部是小班,每班人数在30人以内。以上是我校小班化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校小班教育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了,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小班化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小班化教育的优势?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思考、摸索中。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向各位做个简单的汇报。一、让每一位学生都被尊重“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1、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电脑学生来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有电脑可操作是学生最基本地权利。可是在以前,甚至现在还有五六十人挤在一个机房中,几人合用一台电脑而发生“抢”电脑的情况;或者电脑数量与学生数量相仿,每人都有电脑,但是上课过程中学生电脑突然出现故障,没有备用电脑可换。试想这些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没有摸过几次鼠标心里作何感想!而且这么都学生挤在一个教室中,空间狭小,天热时机房气味也很难闻。小班化教育在这一点比大班教学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学生人少,计算机数量相对富裕,空间也大。我们学校虽然只配备了两个机房(课件出示),但是每个机房都配备了40台计算机,面对一个小班30人的教学绰绰有余,在学生计算机出现意外时,也能及时得到更换。当然,这些都需要学校具备条件,不是我们教师所能左右的。2、喊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我认为尊重学生可以从喊出学生的姓名开始。但是,我们很多老师一个班教了几年,仍然喊不出几个学生的姓名。在上课时经常用“你来说说”、“你来演示一遍”、“几号机来回答”等词语来代替学生的姓名,试想这样如何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也许,老师们要说:我们一学期要教十几个班,每个班五六十名,合起来几百甚至上千个学生的姓名,我们如何记得住?这是客观存在的,说实话尽管我们学校是小班,而且我只教了8个班,两百多名学生,快一年了,学生的姓名和真人还是对不全。但是在课堂上我能准确地喊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充分运用座位表,就算你不刻意去记,久而久之也能将学生的姓名记个十之八九。一开始的座位表,我是纸质的。将每班学生的姓名与机号登记下来,做成座位表。上课时对着座位表喊学生的姓名。后来,我发现“极域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中的班级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功能,我将每个班学生添加在机号后面作为班级模型保存下来,上课时只要打开这个班的班级模型,无论是指名回答、还是邀请学生演示,我都可以直呼其名。这样,在每节课中,你可以像主课教师一样喊出每位学生的姓名,让每位学生觉得你认识他、你跟他很熟,学生就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同的感受,即使下课后跟你的关系也非常好。3、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课堂也由以下一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1、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拥有电脑及电脑知识信息普及家庭的孩子,或者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的孩子,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另一部分孩子。2、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课堂中善于倾听,集中注意力、能够自我约束的学生,听课效果要强于自控能力差、极易分散注意力的学生。3、学生个性特点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潜力、爱好以及特长都不尽相同。本身就对电脑很感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浓厚的学生,毫无疑问,其课堂的参与度就要高于那些“无可无不可”的学生。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信息技术,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在小班教学中除了通过语言肯定外还设计了一张评价表来肯定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1、评价表第一稿(课件出示)这张表登记了学生的姓名、机号、班级、上课日期、学习内容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