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2:教师竞赛活动指南全省教师信息技术竞赛综合“第七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第十三届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十五届湖北省幼儿园信息技术作品评选活动”三项大赛同时进行。一、参赛范围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含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幼儿园教师(含民办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师范学校);各级各类教育网络中心、电教装备站等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和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信息技术教育分会等学术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二、项目设置1、教学实践评优(教学活动实录);2、课件(含PPT课件、动画故事,将单独评审);3、主题论文(2012年主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与教学);4、教育主题网站(含教育博客、学科资源网站);5、网络课程;6、发明创新项目。三、相关要求(一)参赛作品资格审定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严格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否则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在“竞赛网”平台上曝光,通知市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对包含电脑病毒的作品、不完整和无法正常观看的作品将直接取消其参评资格;已正式出版的作品(产品)、已在有关网站或媒体上刊登的作品、已在其他全国、省、市范围活动中获得一、二等以上奖项的作品不参加评选。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二)作品制作要求教学实践评优作品,视频部分采用压缩视频格式(WMV、RMVB)的文件形式提供;除教学实施环节的视频外,还必须一同提供该课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课件等内容;每件作品不得大于600MB。课件作品须提供源文件,作品大小不得大于50MB。论文作品除提交论文电子版(DOC格式)外,还应提供1份打印的纸质版。教育主题网站(含教育博客)作品中不能以作品以外的任何网站或网页内容的链接方式作为本作品的内容。网络课程包含以下内容:(1)课程大纲、学时分配,媒体格式为文本、PPT或网页;(2)教学设计或导学案,媒体格式为文本、PPT或网页;(3)讲授或学习内容,媒体格式为文本、PPT、音频、视频或动画;(4)教学互动内容,媒体格式为文本、PPT或网页;(5)教学或学习评价方式及其工具;(6)相应的支持软件。发明创新项目作品须提供原件。作者最多3人,获奖证书名字顺序按照提交的参赛作品登记表顺序填写。四、参赛细则(一)作品评比1、作品报送时间及名额分配2013年4月20前,以市(州)活动组委会为单位统一上报教师作品。每市(州)上报名额限定如下:(1)中小学:上报作品总额180件(小学、初中、高中组各60件,其中各组教学实践评优作品不少于10件);围绕由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编的《信息技术与网络》(小学、初中)省编教材应用提交的作品可不占限定名额;(2)幼儿园:上报作品总额100件;(3)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限参赛名额。2、报送内容上报作品时须一并提供电子文档和文字材料,详细要求和内容如下:(1)电子文档材料(以光盘或移动硬盘形式上报,一式两份)①市(州)组织工作情况小结(1000字以内,主要反映组织工作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②市(州)推荐评委情况表(附件3)、市(州)教师参赛作品清单(附件6)、市县活动组委会信息表(附件7);③参评作品文件夹第一级文件夹:分为“中小学、幼儿园、职教、特教”四个文件夹;第二级文件夹:内容为“教学实录、课件、论文、网站”4个文件夹,如果缺少某项内容,就不建立这项的文件夹。例如本市(州)没有“课件”作品,就不要建立“课件”文件夹;第三级文件夹:本类作品,每个作品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标准为“学校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中间的分隔符号是英文半角的减号);第四级文件夹内容为“作品、源文件、资料”三个文件夹,其中“作品”文件夹中的作品文件必须确保能够运行,“源文件”文件夹放作品源文件(注:所有作品必须同时附源文件),“资料”文件夹放“教师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9)、说明PPT、作者照片。(2)文字材料(以邮寄或送交形式上报)①附件3、附件6、附件7;②有作者本人亲笔签名和推荐单位盖章的“教师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9)。3、竞赛项目形态界定(1)教学实践评优(教学活动实录)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探索成果的平台,以竞赛活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教学活动实录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含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基本环节。作品大小不超过500MB。①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