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大将军崇拜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岑大将军崇拜初探.doc

岑大将军崇拜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岑大将军崇拜是流行于广西右江上、中游一带的壮族俗神信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它的形成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岑大将军形象并不能简单地与历史上的某个岑氏土司人物对号入座,他应是一个集岑氏父子三人(即岑雄与其长子岑世兴、三子岑世元)的勇武、忠勇和忠义于一身的综合体,并且这一实体经历了由人上升为拥有万能神力之神明的过程。伴随着岑大将军崇拜的形成,历史也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岑大将军崇拜;原型;俗神信仰;文化内涵【作者】许方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专门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陈曦,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南宁市,530006;朱广,湖北鄂州高中历史教师,鄂州市,436000。【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082-006PreliminaryStudyonGeneralCenWorshipsXuFangning,ChenXi,ZhuGuangAbstract:GeneralCenworshipsisakindoffolkbeliefinGodthatamongtheZhuangnationalminority,anditisprevalentinthevicinityofsource-upperandmiddlereachesofYoujiangriverinGuangxi.Asafolkculturephenomenon,itformedbyavarietyofhistoricalfactors.TheimageofGeneralCencannotbesimplywithoneoftoastShumfiguresthatpigeon-holinginthehistory,heshouldbeabodycomplexcompound,inwhichtheCenfatherandsonsthatthreepersons'(i.e.CenXiongandhiseldestsonCenShixing,thirdchildCenShiyuan)valourandgallantryandloyaltyhasbeencollected.Andthisentityhasexperiencedanincrease,frompersontopersontohaveauniversalprocessofadivineofthegods.FollowedtheformationwhichGeneralCenworshipped,thehistoryhasalsobeenentrustingwithittherichculturalconnotations.KeyWords:GeneralCenworships;prototype;seculargodbeliefs;culturalconnotations岑大将军崇拜,是流行于桂西壮族地区(右江上、中游一带[1])的以岑大将军神为主要崇拜对象的壮族民间信仰。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民俗文化事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壮学研究专家李富强先生在与他人的合著《南昆八村: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广西卷)中,率先提出依照祭祀圈的概念,考察那善的情况,我们发现,那善的祭祀圈计有社神祭祀圈、大榕树祭祀圈和岑大将军祭祀圈[2];黄家信教授通过实地调查,对现今分布在田林、凌云等县境内大小村屯的岑大将军庙作了细致梳理,认为桂西岑庙的核心神格应当是岑怀远将军,像岑大将军庙、歌圩等这些具有集体记忆性质的载体,多少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壮族先民活动的痕迹。[3]康忠慧也在《民间信仰与社会记忆对桂西壮族岑氏土官崇拜的文化解释》一文中,运用社会记忆理论对这一崇拜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岑大将军和岑三爷已经成为桂西壮族地区的地方保护神,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信仰圈;而且当地壮族民众通过延续这一信仰,保持和巩固了本族群的一些历史记忆[4]。此外,黄家信教授在他后来的专著《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中,还将岑大将军庙作为壮族土司文化的重要标志而详加研究。以上专家和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右江上、中游地区壮族的岑大将军崇拜现象给予了热情关注。然而,笔者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黄家信教授对岑大将军庙的分布和祭祀情况进行探讨时,范围只限于历史上的泗城(治今凌云)境内,未能放眼整个右江上、中游地区;再如,康忠慧虽然运用社会记忆理论对岑大将军崇拜的文化内涵作了具体阐释,但未能深入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揭示其成因。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