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二梯次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部第二梯次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画.doc

教育部第二梯次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画.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部第二梯次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大學校院通識教育巡迴講座藝術領域─視覺藝術與文化第四講次台灣當代與後現代藝術講師:林志明老師國立東華大學共同科台灣當代與後現代藝術一、作者簡介林志明,1965年出生於台中市。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院(EcoledesHautesEtudesenSciencesSociales)文學藝術語言體系研究博士。現任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私立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1999年底答辯完成之博士論文為《藝評論述中的描述與判斷:由迪德羅到波特萊爾》。他曾於2000年返台初期擔任任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同年12月起任國科會西洋藝術史研究推動計劃委員。2002年3月,他獲聘為第一屆台新藝術獎觀察團委員,並繼續留任為第二屆觀察團委員。2002年四月開始在國北師推動教育部科技顧問室支持之跨院校藝術理論讀書會,年度主題為再現之再思考。2003年繼續推動同一主題之後續發展。2002年5月,他與黃海鳴、陳瑞文、石瑞仁、林曼麗、倪再泌教授共同發起籌劃「台灣前衛文件展」,於同年11月展開。2002年6月,他參與了大學美術類術科指定入學考試科目(術科聯招)規劃案。由於他在留學時期即已進行多項歐洲思想名著的翻譯,如布希亞《物體系》、傅柯《古典時代瘋狂史》、班雅明《說故事的人》、布赫迪厄《論電視》,2003年他獲得法國文化部譯者居留獎助金前往法國居留兩個月。回國前後,他已在國內外發表廿篇以上的論文,刊登於《當代》、《歷史文物》、《中外文學》、《歐美研究》等期刊(詳目請參考國科會網站個人資料)。他也主持或曾主持多項專題研究,題旨含蓋錄像藝術、當代藝術等主題。2003年起他參與多份新興期刊如《文化研究》、《dA》、《電影欣賞學術版》之編輯委員會。目前主授課程有:「當代藝術史專題研究」、「影像、權力與性別」、「當代藝術創作理論」(國北師藝研所)、「設計美學導論:由反美學到超美學」「影像理論I:巴特與布希亞」、「影像理論II:宋妲與克勞絲」、「後現代與再現命題研究」(中央大學藝術學所);「台灣藝術史」、「台灣當代藝術」、「影像與傳播」、「國際藝術快訊」、「專題研究:電影影像之理論與製作」、「美學導論」(大學部)。其學科專長領域為藝術理論、美學、法國當代思潮、跨藝術研究、影像美學。二、教學目標由於本課程為通識教育之一般課程,其設計主要為傳授學生有關主題之一般性及結構性知識,以便其日後可以藉以自我深入。同時,透過影音資料的協助,以重要例証之講解,協助其進行更具體之認識。最後,藉展望部份之回顧,引導學生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現狀發展及問題思考。三、摘要在課程進行之初,首先對於當代藝術及現代藝術之概念分野進行概述。分別由對於時間感性的樣態及相應的社會型態及藝術機制這兩個面向切入。當代之時間感,相對現代時間感之無限可能,較為落實,而為貼近現時代之關注。關於後現代的部份,則以意識型態、風格論及理論議題等三個角度切入。在和台灣當代有關之部份,則後現代主義所引發之種種議題,仍為重要之發展線索。接著我們以社政經濟等外在環境因素(如解嚴前後之批判風潮)、藝術生態的轉變(專業美術館之建立)、國外潮流的大量引入(留學國外藝術家之歸國)這三個方向來解釋當代藝術在台灣的興起。我們並藉著1995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之入選藝術家之個人簡介(連德誠、黃進河、侯俊明、黃志陽、吳瑪俐)及作品分析(輔以影音光碟)來更具體說明台灣當代及後現代藝術的代表性例証。對於更近期的年輕藝術家,則選取2001年《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為例,分析及批評其策展理念(全球化及資訊社會)及執行方案(城市商業空間中之藝術介入)。最後,討論當代藝術在國內的擴展及全球化狀態下的台灣當代藝術兩個主題作為展望及未來之觀察提問基礎。接續我們前一講下來,有關台灣藝術史的發展,我們可以說下一九五零年代之後,開始了現代主義引入階段的逐漸結束。其後續的階段,我們可以當代藝術及後現代藝術的發展來作為主要的說明。在這裏,首先要表明的是,當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是談論現代主義之後藝術狀態的兩種方式。它們並不相互排斥,也有一定的交集。有關於這兩個概念所各自需要著重的地方,我們有必要先作一個說明:當代藝術與後現代藝術釋義當代與現代有關於當代藝術和現代藝術之間的區分,常有概念上一些不容易處理的地方,原因主要是因為在「現代」(modern)和「當代」(contemporary)的字義上,都具有「現時代」這樣的意含。我們基本上可以由兩個觀點來討論當代和現代之間的區別:由時間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