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中职教材的出版规划关于谈中职教材的出版规划范文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依据和内容载体。本文分析了我国中职教材出版规划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为中职教育教材的出版规划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规划一、研读、分析中职教育发展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教材是为教育发展服务的重要资源,教育发展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从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的资格审批制度来看,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提升到了国家宏观规划的战略高度,非常重视教材的质量。在宏观层面指导教育发展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因此,中职教材的出版规划必须紧跟国家发展中职教育的大政方针,认真分析、研究,从而保证在中职教材的出版规划中体现国家的意志。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除了本身具有的物质形态和内容,还具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因此是一种特传递思想和文化,体现国家发展教育的精神和意志的载体。研究国家发展中职教育的宏观政策,不仅有助于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还对教材的出版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二、研究中职教育的发展走向当今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也是教材出版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指向。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国内,一方面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对中职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另一方面是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动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来的影响和更新。在国外,可以研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材出版经验,可以对我国中职教育的教材出版提供借鉴;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在中职教材的出版规划过程中,提倡将行业企业的专家、学科专家和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者组织在一起,共同探讨教材的出版,出版单位发挥统筹安排、联系沟通、协调部署的'作用,组织好整个教材出版的策划、研讨、制定、编写、设计、编校、印刷、发行等相关工作。三、认真分析读者对象中职教材的主要读者对象就是中职在校学生和教师,认真研究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要求,才能让中职教材的出版有的放矢,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保障。1.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进入学校的,还处于青春期,对事物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远未定型;身心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但还不成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保持着好奇心,但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甚至还有厌学的现象,容易自暴自弃。这些是中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教材的出版规划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注意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注重学习过程的安排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教材内容的呈现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和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育高技能人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职教育特点,加大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应螺旋上升,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从而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2.分析中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中职教材的另一个重要的适用群体就是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以教材为依托和重要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目前,中职教育提倡“双师型”教师,提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这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中职教材也必须体现出这一趋势和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倡“在做中学”,提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呈现和栏目的设计都要体现中职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教材内容避免“满堂灌”的知识堆砌,应由问题或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教师大多为专业院校毕业,对于教学方法、中职教学的理念也是逐渐摸索和学习,教材对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教学理念的体现也开拓了教师的教学思维,有助于提高中职教学活动的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四、编辑提前介入编写环节1.编辑提前介入编写环节,有助于教材构架的整体掌控中职教材的出版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编辑应当提前介入教材的编写环节,而不是把教材编写的任务完全交付给作者。因为,作者可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可以在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但是很难把握教材出版的整体规划,也就是说,作者可以为内容编写负责,但是对教材出版的宏观把握还要靠编辑的整体策划。为了保证教材的适用性、系统性和延展性,需要编辑提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