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主控因素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光气田主控因素初探.doc

普光气田主控因素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光气田主控因素初探普光气田主控因素初探气田主控因素摘要普光气田是在四川盆地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最大气田,也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最大的气藏。除储量规模最大外,普光气田也是四川盆地目前已发现的气藏中埋藏深度最大、资源丰度最高、储层性质最好、优质储层最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天然气干燥系数最大的整装气藏。普光大型气田的特殊性与该区经历过独特的成烃、成岩和成藏作用有关,油气的高度富集源自:多套烃源岩和优质烃源岩的多期次充注;储层发育在蒸发岩台地边缘高能鲕粒滩相沉积相带中,并受到后期白云化作用和深埋条件下酸类的强烈溶蚀改造,致使次生孔隙发育;构造古隆起与长期接受供烃,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的发生与储层次生孔隙的大量生成和储集性能的优化,飞仙关组上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厚层膏岩的有效遮挡。关键词: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气藏主控因素一、地质特征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达县地区黄金口构造双石庙-普光构造带,为一构造—岩性复合型大型气藏。气藏圈闭面积为45.6km2,主要含气层段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及上二叠统长兴组,均为白云岩储层。气藏埋藏深度大,飞仙关组气藏中部埋深大于4980m。对该气田构造前期勘探、研究成果表明,在宣汉—达县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具备形成礁、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以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勘探对象”的勘探思路。二、气藏特征四川盆地是一个大型古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以为主、含油为辅。其中震旦纪至中三叠世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富含天然气;晚三叠世至始新世为陆相碎屑岩沉积组合,以含气为主,油田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在数十年的勘探过程中,已发现气田和气藏300余个,产气层数20但是发现的大型气田(探明储量大于30×108m3)多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012m3。只有12个,其中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9个(威远、卧龙河、五百梯、沙坪场、磨溪、普光、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陆相碎屑岩大型气田3个(新场、八角场和洛带气田)。在各项储量基础数据对比指标中,普光气田都远高于其他气田。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在50年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最大气田,随着普光气田含气边界的进一步确定和气田的整体探明,预计将成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最大的气藏,它也是我国碳酸盐岩层系内储量丰度最高、可采储量最大的气藏。普光大气藏的发现也表明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普光气田的主要产层为飞仙关组,目前埋藏深度约为4800~5800m,是我国目前埋藏深度最大的大型气田。飞仙关组发育的芰0自蒲掖紊紫妒址⒂?孔隙度可高达20%以上,是罕见的深部优质孔隙型储层。根据埋藏史分析,飞仙关组在白垩纪末期埋深可达8000m。飞仙关组储层孔隙度及渗透性好,并且优质储层厚度大,部分井的Ⅰ类储层厚度近100m,有效储层的连续厚度大于300m,在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是少见的。普光气田是一个高含硫化氢的干气田。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约为15.5%~17%,各井硫化氢含量比较相近,反映了气藏内部的连通性较好。虽然近年来在川东北飞仙关组发现了一批高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田,如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等,但这些气田的硫化氢含量均低于普光气田。碳、硫同位素等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证实,川东北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硫化氢属TSR成因。普光气田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为8%~10%,甲烷含量约75%~77%,乙烷含量一般小于0.2%,几乎检测不到丙烷及丙烷以上的重烃类,天然气的干燥系数很大。三、主控因素普光超大型气田的特殊性与该区经历过独特的成烃、成岩和成藏作用有关。油气的高度富集与多套烃源和优质烃源的多期次充注、疏导体系与生排烃过程的动态匹配、储层发育在有利的沉积相带与后期的溶蚀改造、构造古隆起与长期接受供烃、TSR的发生与优质储层的形成、厚层膏岩盖层的遮挡等是造就该区油气异常富集的关键因素。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海相沉积发育了四套烃源岩,即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和上二叠统的泥质岩、泥质灰岩。其中下寒武统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泥岩、泥页岩厚度在200m以上;有机碳含量大部分在1·0%以上,部分大于3%;母质类型为Ⅰ型;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在3.5%,以成气为主。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黑色页岩和泥岩以富含笔石为显著特征,在川东地区的野外露头上可以采到保存很好的富含笔石化石的页岩;有机碳含量很高,部分高达约5.0%,厚度约300m;热演化程度很高,以成气为主,是川东石炭系的主力气源。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主要由生物灰岩组成,有机质含量为0.4%~0.9%,干酪根为I型和II型,演化程度较高,以成气为主,但是纯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有限。上二叠统龙潭组在川东地区虽然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主要由碳酸盐、煤和暗色泥岩组成,不同区带分布有